【壓縮機網】今天,經過五個月左右的努力,終于可以凍結數據通訊平臺和PC應用平臺的源碼了,差不多100MB吧。再有3個月APP也可以出來了,終于可以暫時閉一會兒眼睛了。
五年了,筆者因為物聯網而離開工作近十六年的非常不錯的公司,為了空壓機物聯網創業兩三年后,又沉浮在一個有活力的企業里任工程經理,順帶繼續主持開發物聯網項目。這些逝去的日子里,物聯網就一直在腦海里構思,從不曾舍棄。而今,又一次完成全新構思,融入這幾年來與近百家各行業制造商和經銷商老板們的探討和溝通,以及自己體味的物聯網系統,變成了現實,雖然依然有很多的不盡如人意和缺憾,但我想,這次開發的系統真正有了靈魂。
筆者依稀還記得五年前剛接受到物聯網概念時,和物聯網平臺專家面對面時咨詢IOT表示什么意思的尷尬場景,到如今已經帶過兩個物聯網團隊。太多的感觸了,從激情到淡然,從委屈到釋然,承受孤寂,砥礪堅持,總想著也許會有夢想開花的時候吧,哎!管它呢,至少我還有夢想。
物聯網在當前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工具了,國家的倡導、5G的進步、信息化需求、人力成本的持續增加、近幾年售后不便的困擾和產業升級的呼聲,這些都在催生和倒逼信息化升級。
空壓機行業,或者說是空氣系統行業,是非常適合物聯網的生長的能耗大戶、相對封閉的空壓站環境、重要的動力提供者、龐大的存量以及圍繞三濾一油的售后服務體系等等,這些都是物聯網應用和存在的基礎。
工業物聯網,是基于工業需求的物聯網,不是簡單把數據上云并且簡單的展示歸納就行了。數據的分析、比較和有目的的計算,真正挖掘出數據價值,滿足行業對數據的各種需求,幫助行業人員進行產業升級,這才是工業物聯網能良性生存的基礎,然而,這何其難啊。
行業人員不懂物聯網開發,沒有足夠資金開發;互聯網企業不懂行業需求,迫于生存壓力大多只是想著如何從行業應用上獲得最大利益,在數據挖掘上難以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放眼看看現在我們這個行業上應用的物聯網系統,大多還只是一些數據的統計,對于產品本身的支持涉及甚少,這樣的物聯網是我們需要的嗎?能長久嗎?
面對面和許多有志的行業帶領者們溝通時,我知道,大家也都知道,能夠輔助產品和產業升級的物聯網系統才是心之彼岸,可是,焦慮!無耐!時不我待啊!我們還沒有搞清楚物聯網生態,還沒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還沒有搞清楚如何用物聯網為自己帶來價值,甚至有些還沒有明白物聯網是什么,我們卻不得不提槍上陣了。
雖然我不能成為弄潮兒,可我可以隨著大勢隨波逐流吧,至少真到這個大勢成長到具有巨大的摧毀力的時候,我已經隨著這個大勢鍛煉出健壯的體魄了吧?
無耐,卻又無比現實,這應該是大多數行業領導者的想法吧。
可是在你還沒有搞清楚物聯網和工業的關系,不知道用物聯網怎樣與自己的體系融合時,或者現階段還期望能靠物聯網給自己創造大的收益時,我不建議大家投入過大的代價去開發或是應用物聯網系統,不要投入過多,還不是時候。我看到太多起初壯志凌云,到最后失落無助的眼神,雖然不至于家業凋零,可那些不甘卻著實讓人唏噓,扼腕嘆息。
交學費吧,就當是交學費吧,我們都要走此一遭。每當此時我大多都會這樣安慰,因為我也是如此。
在此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也許還有些片面,只期望能給些借鑒足矣。
深厚的行業背景+真正開放的心態+稱職的產品開發經理——這是我經歷過的,認為可以持續開發工業物聯網的基礎。
行業背景決定你能明確物聯網應用的真正需求,開放的心態決定你自己的這套體系和理念能否被行業所接納,真的懂產品又能全局指導物聯網開發的產品經理決定了開發的物聯網是否具有生命力。
現在我們行業的一線品牌還沒有開放的心態,注定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玩,除非你能成為工業領域中的微軟或者淘寶,這可能嗎?哪怕是倡導PROFIBUS的百年老店西門子都還沒有一統天下。
而沒有合格的產品經理,大多數的開發或應用結果,都淪落為互聯網公司不斷拿捏自己的工具,亦或是在失落中放棄。
記得物聯網在四五年前剛大舉進軍工業領域時,都是以“物聯網+?”的概念宣傳的,比如+制造、+空壓機等等,作為一個工業人,我對此是不以為然的,這個“物聯網+?”的概念,想必是互聯網從業人員的呼聲,是互聯網進軍工業的口號,然而呢?工業不是那么好進的,行業的壁壘和封閉性,不是互聯網人們所能理解和撼動的,我們可以看看阿里和西門子等公司,從當初一味地推進系統和物聯網開發工具,到如今為了進入能看上的行業領域高薪招聘行業專家,從高高在上到踏踏實實從基礎應用做起。
工業方面的物聯網應用就是“工業+物聯網”,或者確切說是“行業+物聯網”,是IIOT,決不可以是不適應工業需求的“物聯網+工業”,僅僅是數字展示的物聯網是沒有靈魂的,注定會被需求淘汰。
物聯網開發,涉及現場層設計和現場應用、網關合格選擇或者開發、合理的數據通訊機制、數據平臺架構、數據存貯和傳輸、應用平臺的包容性和可發展性、APP表現和功能定義、數據應用和分析等等,比較復雜,沒有大毅力大投入,沒有駕馭這些方面的能力,想開發出一個滿足自己內心想往的物聯網系統,是不大可能的。
可這么難,我們怎么辦?我們還要做工業物聯網嗎?怎樣才能做好呢?
我們行業,不缺乏有深厚行業背景的人或團隊,我們缺乏的主要是真正開放的心態和稱職的產品開發經理,畢竟從工業到物聯網是跨了大行業了,但隨著物聯網在行業中的深入,勢必會有逐漸成熟的時代。真的希望我們行業早日迎來這樣的契機,能夠集背景+開放+人才的三者合一,也許那時才是我們行業物聯網生之所在吧。
由于涉及商業規則,我沒有講具體的開發思路和架構,但我想這并不重要,我之思也許非彼之愿,志同也未必道合,也許有幸再與各位有志之士交流,不管如何,我謹忠告有志于在物聯網之路上前行的朋友們,不要未規劃好就下重注。
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祝愿物聯網事業在我們行業蓬勃發展,真期待那盛景的一天!
來源:本站原創
五年了,筆者因為物聯網而離開工作近十六年的非常不錯的公司,為了空壓機物聯網創業兩三年后,又沉浮在一個有活力的企業里任工程經理,順帶繼續主持開發物聯網項目。這些逝去的日子里,物聯網就一直在腦海里構思,從不曾舍棄。而今,又一次完成全新構思,融入這幾年來與近百家各行業制造商和經銷商老板們的探討和溝通,以及自己體味的物聯網系統,變成了現實,雖然依然有很多的不盡如人意和缺憾,但我想,這次開發的系統真正有了靈魂。
筆者依稀還記得五年前剛接受到物聯網概念時,和物聯網平臺專家面對面時咨詢IOT表示什么意思的尷尬場景,到如今已經帶過兩個物聯網團隊。太多的感觸了,從激情到淡然,從委屈到釋然,承受孤寂,砥礪堅持,總想著也許會有夢想開花的時候吧,哎!管它呢,至少我還有夢想。
物聯網在當前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工具了,國家的倡導、5G的進步、信息化需求、人力成本的持續增加、近幾年售后不便的困擾和產業升級的呼聲,這些都在催生和倒逼信息化升級。
空壓機行業,或者說是空氣系統行業,是非常適合物聯網的生長的能耗大戶、相對封閉的空壓站環境、重要的動力提供者、龐大的存量以及圍繞三濾一油的售后服務體系等等,這些都是物聯網應用和存在的基礎。
工業物聯網,是基于工業需求的物聯網,不是簡單把數據上云并且簡單的展示歸納就行了。數據的分析、比較和有目的的計算,真正挖掘出數據價值,滿足行業對數據的各種需求,幫助行業人員進行產業升級,這才是工業物聯網能良性生存的基礎,然而,這何其難啊。
行業人員不懂物聯網開發,沒有足夠資金開發;互聯網企業不懂行業需求,迫于生存壓力大多只是想著如何從行業應用上獲得最大利益,在數據挖掘上難以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放眼看看現在我們這個行業上應用的物聯網系統,大多還只是一些數據的統計,對于產品本身的支持涉及甚少,這樣的物聯網是我們需要的嗎?能長久嗎?
面對面和許多有志的行業帶領者們溝通時,我知道,大家也都知道,能夠輔助產品和產業升級的物聯網系統才是心之彼岸,可是,焦慮!無耐!時不我待啊!我們還沒有搞清楚物聯網生態,還沒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還沒有搞清楚如何用物聯網為自己帶來價值,甚至有些還沒有明白物聯網是什么,我們卻不得不提槍上陣了。
雖然我不能成為弄潮兒,可我可以隨著大勢隨波逐流吧,至少真到這個大勢成長到具有巨大的摧毀力的時候,我已經隨著這個大勢鍛煉出健壯的體魄了吧?
無耐,卻又無比現實,這應該是大多數行業領導者的想法吧。
可是在你還沒有搞清楚物聯網和工業的關系,不知道用物聯網怎樣與自己的體系融合時,或者現階段還期望能靠物聯網給自己創造大的收益時,我不建議大家投入過大的代價去開發或是應用物聯網系統,不要投入過多,還不是時候。我看到太多起初壯志凌云,到最后失落無助的眼神,雖然不至于家業凋零,可那些不甘卻著實讓人唏噓,扼腕嘆息。
交學費吧,就當是交學費吧,我們都要走此一遭。每當此時我大多都會這樣安慰,因為我也是如此。
在此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也許還有些片面,只期望能給些借鑒足矣。
深厚的行業背景+真正開放的心態+稱職的產品開發經理——這是我經歷過的,認為可以持續開發工業物聯網的基礎。
行業背景決定你能明確物聯網應用的真正需求,開放的心態決定你自己的這套體系和理念能否被行業所接納,真的懂產品又能全局指導物聯網開發的產品經理決定了開發的物聯網是否具有生命力。
現在我們行業的一線品牌還沒有開放的心態,注定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玩,除非你能成為工業領域中的微軟或者淘寶,這可能嗎?哪怕是倡導PROFIBUS的百年老店西門子都還沒有一統天下。
而沒有合格的產品經理,大多數的開發或應用結果,都淪落為互聯網公司不斷拿捏自己的工具,亦或是在失落中放棄。
記得物聯網在四五年前剛大舉進軍工業領域時,都是以“物聯網+?”的概念宣傳的,比如+制造、+空壓機等等,作為一個工業人,我對此是不以為然的,這個“物聯網+?”的概念,想必是互聯網從業人員的呼聲,是互聯網進軍工業的口號,然而呢?工業不是那么好進的,行業的壁壘和封閉性,不是互聯網人們所能理解和撼動的,我們可以看看阿里和西門子等公司,從當初一味地推進系統和物聯網開發工具,到如今為了進入能看上的行業領域高薪招聘行業專家,從高高在上到踏踏實實從基礎應用做起。
工業方面的物聯網應用就是“工業+物聯網”,或者確切說是“行業+物聯網”,是IIOT,決不可以是不適應工業需求的“物聯網+工業”,僅僅是數字展示的物聯網是沒有靈魂的,注定會被需求淘汰。
物聯網開發,涉及現場層設計和現場應用、網關合格選擇或者開發、合理的數據通訊機制、數據平臺架構、數據存貯和傳輸、應用平臺的包容性和可發展性、APP表現和功能定義、數據應用和分析等等,比較復雜,沒有大毅力大投入,沒有駕馭這些方面的能力,想開發出一個滿足自己內心想往的物聯網系統,是不大可能的。
可這么難,我們怎么辦?我們還要做工業物聯網嗎?怎樣才能做好呢?
我們行業,不缺乏有深厚行業背景的人或團隊,我們缺乏的主要是真正開放的心態和稱職的產品開發經理,畢竟從工業到物聯網是跨了大行業了,但隨著物聯網在行業中的深入,勢必會有逐漸成熟的時代。真的希望我們行業早日迎來這樣的契機,能夠集背景+開放+人才的三者合一,也許那時才是我們行業物聯網生之所在吧。
由于涉及商業規則,我沒有講具體的開發思路和架構,但我想這并不重要,我之思也許非彼之愿,志同也未必道合,也許有幸再與各位有志之士交流,不管如何,我謹忠告有志于在物聯網之路上前行的朋友們,不要未規劃好就下重注。
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祝愿物聯網事業在我們行業蓬勃發展,真期待那盛景的一天!
來源:本站原創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