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隨著疫情及低油價的雙重影響,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重磅政策,促進社會經濟以及石油行業的發展。這也使得中國油氣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機遇。
政策一:在西部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基地等
5月1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得益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發展的政策,“優化能源供需結構”的相關事宜被列入國家戰略,國家將在西部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加快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繼續加強油氣支線、終端管網建設、建多層次天然氣儲備體系,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加快建立地下儲氣庫等。(重磅消息!國家將在西部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油價破30美元))
政策二:推進油氣管網對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等
5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正式發布,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穩步推進自然壟斷行業改革"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整體來說,深化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提高自然壟斷行業基礎設施供給質量,嚴格監管自然壟斷環節,加快實現競爭性環節市場化,切實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
具體涉及石油行業的就是:
推進油氣管網對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適時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
健全競爭性油氣流通市場。
而國家管網集團的成立,就是推進油氣管網對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的第一步。
政策三: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等
在5月1日,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實施。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激發市場活力。《意見》規定,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在我國境內注冊,凈資產不低于3億元的內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
長期以來,我國的油氣勘查開采一直限定在指定范圍內并實行嚴格的資質管理。此次全面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是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有關要求的重大改革舉措。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采市場,逐步形成以大型國有油氣公司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勘查開采體系。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中,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勘查開采對外商投資僅限于合資合作的限制被取消。同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早在2011年,我國就探索了油氣勘查開采體制改革試點,在新疆、貴州和山西等地,先后以招標、拍賣和掛牌3種方式開展了11輪油氣(含頁巖氣、煤層氣)探礦權競爭出讓,總面積達12萬平方千米。除了國有石油公司之外,36家市場主體進入油氣勘查開采領域。
這些試點,為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通過競爭,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油氣勘查發現。2011年競爭出讓的南川頁巖氣區塊,新建產能6.5億立方米/年;民企中曼石油2018年競得的塔里木盆地溫宿區塊,多口井獲得工業油流。
此次全面放開油氣勘查開采的市場準入,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更好地體現了油氣領域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各類社會資本的加入,將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加大油氣勘查開采力度,穩步提高國家的油氣產量。
來源:朝政泥漿
政策一:在西部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基地等
5月1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得益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發展的政策,“優化能源供需結構”的相關事宜被列入國家戰略,國家將在西部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加快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繼續加強油氣支線、終端管網建設、建多層次天然氣儲備體系,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加快建立地下儲氣庫等。(重磅消息!國家將在西部建設一批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油價破30美元))
政策二:推進油氣管網對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等
5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正式發布,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穩步推進自然壟斷行業改革"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整體來說,深化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提高自然壟斷行業基礎設施供給質量,嚴格監管自然壟斷環節,加快實現競爭性環節市場化,切實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
具體涉及石油行業的就是:
推進油氣管網對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適時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
健全競爭性油氣流通市場。
而國家管網集團的成立,就是推進油氣管網對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的第一步。
政策三: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等
在5月1日,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實施。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激發市場活力。《意見》規定,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在我國境內注冊,凈資產不低于3億元的內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
長期以來,我國的油氣勘查開采一直限定在指定范圍內并實行嚴格的資質管理。此次全面開放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是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有關要求的重大改革舉措。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采市場,逐步形成以大型國有油氣公司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勘查開采體系。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中,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勘查開采對外商投資僅限于合資合作的限制被取消。同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早在2011年,我國就探索了油氣勘查開采體制改革試點,在新疆、貴州和山西等地,先后以招標、拍賣和掛牌3種方式開展了11輪油氣(含頁巖氣、煤層氣)探礦權競爭出讓,總面積達12萬平方千米。除了國有石油公司之外,36家市場主體進入油氣勘查開采領域。
這些試點,為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通過競爭,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油氣勘查發現。2011年競爭出讓的南川頁巖氣區塊,新建產能6.5億立方米/年;民企中曼石油2018年競得的塔里木盆地溫宿區塊,多口井獲得工業油流。
此次全面放開油氣勘查開采的市場準入,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更好地體現了油氣領域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各類社會資本的加入,將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加大油氣勘查開采力度,穩步提高國家的油氣產量。
來源:朝政泥漿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