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庫存是把雙刃劍,庫存售出不僅能帶來利潤,還能提升服務及時性和客戶滿意度。庫存積壓和滯留可能變成負債,因為庫存有持有成本,包含購買配件資金的利息、稅金、保險、倉儲空間、人工、系統、報廢以及超期存儲的風險。
對待庫存人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很多企業老板憎恨庫存,因為庫存占用了大量資金,幾乎成為企業盈利的黑洞,一年辛辛苦苦做下來,賬面上看盈利不錯,可賺來的利潤卻變成庫存靜靜地躺在角落里,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
如果庫存周轉率低,很多貨物就無法流動而成為呆滯庫存,難怪有些高管提出“庫存是萬惡之源”;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庫存是人類社會最棒的發明之一”,由于庫存的存在讓交貨期大大縮短,提升了成交率和客戶滿意度。如果你去商店買東西,進店之后你發現自己需要的東西根本沒有貨,你會先付訂金然后等廠家生產嗎?當然不會,你會轉身離開。特別是在售后服務的價值鏈中,配件庫存是服務及時性的有效保證。
雖然有人說:一流企業JIT(Just in Time,即零庫存),二流企業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應商管理庫存),三流企業隨便來,可對服務型企業來說,配件庫存必不可少。
第一,售后服務需求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就像英文諺語中所說,沒人手中握有水晶球(意思是可以預測未來),沒人知道設備什么時候會發生故障;第二,一旦設備出現故障,客戶需要馬上修好設備恢復運行,倉庫里沒有零件就無法及時修復,客戶會馬上離開找別人來修,你不僅丟了生意,還可能因此失去客戶。從提升客戶滿意度考慮,建立充足的配件庫存是十分必要的,可提高了服務及時性,常常也會導致庫存效率降低,呆滯庫存增加,占用過多資金。從公司盈利角度考慮,企業常常會選擇庫存更多的快速周轉、可預測的零件,但這樣一來會造成配件現貨滿足率下降,導致客戶滿意度降低。現實世界不是線性的,很多問題沒有黑白分明的答案,庫存管理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兩難問題,并沒有唯一解,不能取舍,只能平衡兼顧。
如果不想擁有太多的庫存量,就必須提高銷售預測的準確度,可是準確的銷售預測談何容易。為了提升服務及時性和客戶滿意度,就必須維持適當的庫存量,可庫存多少才是適當的呢?
讓貨品出現在需要的地方仍然是一個世界難題,IHL的一項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超過630億美元的銷售損失是由缺貨造成的,超過470億美元是由庫存過剩造成的,過剩或者缺貨都會對銷售和服務產生負面影響。
庫存周轉率反映了庫存運營的效率,管理得不好就會增加過剩庫存、呆滯庫存、資金占用及報廢,從而導致浪費并侵蝕利潤。缺貨和過剩是庫存的一對“孿生兄弟”,所有的短缺,最終都以過剩收尾;而所有的過剩,都是從短缺開始。一旦出現呆滯和過剩庫存,就沒錢訂購新的庫存,還會拖累配件現貨滿足率。因此,庫存管理必須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從而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
然而,永遠不要低估配件業務的可重復性,客戶需求的預測就是配件大數據的挖掘。根據配件銷售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的客戶需求,從而用最小的資金投入實現最大的配件現貨滿足率,提升客戶滿意度,還能增加后市場的規模,賺取配件利潤。優秀的庫存管理可以通過成熟的分析工具減少20%~50%的庫存量,從而長期降低企業的成本,這正是庫存管理的意義所在。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壓縮機設備市場,巨大的保有量,為服務和配件等后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同時配件庫存管理也給制造商、供應商、代理商、服務商、配件店甚至一些大客戶在管理配件時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做好庫存管理,就能用最小的投資實現最大的現貨滿足率,提高庫存周轉率,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做的不好,則會導致大量的呆滯庫存,周轉率下降,資金積壓和壞賬損失。庫存管理工具還能幫助庫管主管和經理分析和了解配件庫存的健康狀況,通過庫存管理工具定期預測所需訂購的配件品類和數量,降低呆滯庫存,提升客戶滿意度。
100%現貨滿足率是不可取的,因為庫存邊際回報率遞減,庫存效率太低,這就意味著缺件補貨訂單不可避免。從理論上講,現貨滿足率就是缺貨成本等于過剩成本的臨界點——缺貨造成營收和利潤損失;過剩同樣意味著增加庫存成本(庫存持有成本及打折損失等)。當兩者相等時,理論上配件收益最大化,這就是最佳的配件現貨滿足率。庫存管理專家的任務就是找到合理的現貨滿足率,從而為企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機械行業庫存持有成本通常按每年25%計算,1000萬的配件庫存一年的持有成本就是250萬的。假設配件銷售毛利率為20%,庫存周轉只有1次/年,配件銷售創造的利潤為250萬,表面上看投資回報率為25%,可扣除庫存持有成本,投資回報率幾乎為0。
如果庫存周轉率提升到5次/年,配件銷售創造的利潤為1250萬,扣除庫存持有成本后投資回報率仍為100%。如果供應商給企業采購的配件提供90天的賬期,4次/年的庫存周轉率就意味著庫存配件平均90天全部售出,企業實際上是在用供應商提供的資金做配件生意。
庫存是把雙刃劍,庫存售出不僅能帶來利潤,還能提升服務及時性和客戶滿意度;但庫存積壓和呆滯也可能變成負債,因為庫存有持有成本,包含購買配件資金的利息、稅金、保險、倉儲空間、人工、系統、報廢以及超期存儲的風險。換句話說,庫存也可分為“好”庫存(那些周轉快的健康庫存),以及“壞庫存”(那些沒有銷售的呆滯庫存和過剩庫存),“壞庫存”很可能導致壞賬損失,變成企業的負擔。
庫存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全看它給你帶來了什么,管理得好,庫存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客戶滿意度的提升;管理得不好,庫存也會變成企業的負擔。那么,作為企業管理者,你怎么看待自己企業的庫存,并如何合理科學的規劃呢?
對待庫存人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很多企業老板憎恨庫存,因為庫存占用了大量資金,幾乎成為企業盈利的黑洞,一年辛辛苦苦做下來,賬面上看盈利不錯,可賺來的利潤卻變成庫存靜靜地躺在角落里,影響了企業的現金流。
如果庫存周轉率低,很多貨物就無法流動而成為呆滯庫存,難怪有些高管提出“庫存是萬惡之源”;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庫存是人類社會最棒的發明之一”,由于庫存的存在讓交貨期大大縮短,提升了成交率和客戶滿意度。如果你去商店買東西,進店之后你發現自己需要的東西根本沒有貨,你會先付訂金然后等廠家生產嗎?當然不會,你會轉身離開。特別是在售后服務的價值鏈中,配件庫存是服務及時性的有效保證。
雖然有人說:一流企業JIT(Just in Time,即零庫存),二流企業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應商管理庫存),三流企業隨便來,可對服務型企業來說,配件庫存必不可少。
第一,售后服務需求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就像英文諺語中所說,沒人手中握有水晶球(意思是可以預測未來),沒人知道設備什么時候會發生故障;第二,一旦設備出現故障,客戶需要馬上修好設備恢復運行,倉庫里沒有零件就無法及時修復,客戶會馬上離開找別人來修,你不僅丟了生意,還可能因此失去客戶。從提升客戶滿意度考慮,建立充足的配件庫存是十分必要的,可提高了服務及時性,常常也會導致庫存效率降低,呆滯庫存增加,占用過多資金。從公司盈利角度考慮,企業常常會選擇庫存更多的快速周轉、可預測的零件,但這樣一來會造成配件現貨滿足率下降,導致客戶滿意度降低。現實世界不是線性的,很多問題沒有黑白分明的答案,庫存管理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兩難問題,并沒有唯一解,不能取舍,只能平衡兼顧。
如果不想擁有太多的庫存量,就必須提高銷售預測的準確度,可是準確的銷售預測談何容易。為了提升服務及時性和客戶滿意度,就必須維持適當的庫存量,可庫存多少才是適當的呢?
讓貨品出現在需要的地方仍然是一個世界難題,IHL的一項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超過630億美元的銷售損失是由缺貨造成的,超過470億美元是由庫存過剩造成的,過剩或者缺貨都會對銷售和服務產生負面影響。
庫存周轉率反映了庫存運營的效率,管理得不好就會增加過剩庫存、呆滯庫存、資金占用及報廢,從而導致浪費并侵蝕利潤。缺貨和過剩是庫存的一對“孿生兄弟”,所有的短缺,最終都以過剩收尾;而所有的過剩,都是從短缺開始。一旦出現呆滯和過剩庫存,就沒錢訂購新的庫存,還會拖累配件現貨滿足率。因此,庫存管理必須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從而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
然而,永遠不要低估配件業務的可重復性,客戶需求的預測就是配件大數據的挖掘。根據配件銷售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的客戶需求,從而用最小的資金投入實現最大的配件現貨滿足率,提升客戶滿意度,還能增加后市場的規模,賺取配件利潤。優秀的庫存管理可以通過成熟的分析工具減少20%~50%的庫存量,從而長期降低企業的成本,這正是庫存管理的意義所在。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壓縮機設備市場,巨大的保有量,為服務和配件等后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同時配件庫存管理也給制造商、供應商、代理商、服務商、配件店甚至一些大客戶在管理配件時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做好庫存管理,就能用最小的投資實現最大的現貨滿足率,提高庫存周轉率,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做的不好,則會導致大量的呆滯庫存,周轉率下降,資金積壓和壞賬損失。庫存管理工具還能幫助庫管主管和經理分析和了解配件庫存的健康狀況,通過庫存管理工具定期預測所需訂購的配件品類和數量,降低呆滯庫存,提升客戶滿意度。
100%現貨滿足率是不可取的,因為庫存邊際回報率遞減,庫存效率太低,這就意味著缺件補貨訂單不可避免。從理論上講,現貨滿足率就是缺貨成本等于過剩成本的臨界點——缺貨造成營收和利潤損失;過剩同樣意味著增加庫存成本(庫存持有成本及打折損失等)。當兩者相等時,理論上配件收益最大化,這就是最佳的配件現貨滿足率。庫存管理專家的任務就是找到合理的現貨滿足率,從而為企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機械行業庫存持有成本通常按每年25%計算,1000萬的配件庫存一年的持有成本就是250萬的。假設配件銷售毛利率為20%,庫存周轉只有1次/年,配件銷售創造的利潤為250萬,表面上看投資回報率為25%,可扣除庫存持有成本,投資回報率幾乎為0。
如果庫存周轉率提升到5次/年,配件銷售創造的利潤為1250萬,扣除庫存持有成本后投資回報率仍為100%。如果供應商給企業采購的配件提供90天的賬期,4次/年的庫存周轉率就意味著庫存配件平均90天全部售出,企業實際上是在用供應商提供的資金做配件生意。
庫存是把雙刃劍,庫存售出不僅能帶來利潤,還能提升服務及時性和客戶滿意度;但庫存積壓和呆滯也可能變成負債,因為庫存有持有成本,包含購買配件資金的利息、稅金、保險、倉儲空間、人工、系統、報廢以及超期存儲的風險。換句話說,庫存也可分為“好”庫存(那些周轉快的健康庫存),以及“壞庫存”(那些沒有銷售的呆滯庫存和過剩庫存),“壞庫存”很可能導致壞賬損失,變成企業的負擔。
庫存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全看它給你帶來了什么,管理得好,庫存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客戶滿意度的提升;管理得不好,庫存也會變成企業的負擔。那么,作為企業管理者,你怎么看待自己企業的庫存,并如何合理科學的規劃呢?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