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機構潤滑油的流失
各種型號的壓縮機,尤其是壓縮介質為空氣的空氣壓縮機,經常會遇到下面的情況:一臺看上去運轉很正常的壓縮機,機身油池中的潤滑油幾天就必須要補充,潤滑油的損耗量很大。而檢查機身是否有漏油的缺陷存在時,機身又非常完好,沒有潤滑油泄漏的現象。那么大量的潤滑油是如何莫明其妙的消失了?我們就這一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以避免因潤滑流失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
刮油器部件工作效果不佳造成潤滑油的流失
由于刮油器部件結構設計的不合理、安裝錯誤、零件加工的質量欠佳及刮油環長期運轉造成的磨損,都會導致刮油器部件刮油功能的下降,致使機身油池里的潤滑油沿著活塞桿與刮油環之間的間隙進入接筒。無接筒結構的壓縮機,潤滑油將通過填料密封環、節流環直接進入氣缸,造成潤滑油的流失。如果進入接筒或氣缸內的潤滑油量比較大時,則一定是刮油器出現了問題,可用下述的方法來解決:
a.拆檢刮油器部件,查看刮油環的方向是否裝反,使刮油環失去了z*好的刮油功能。正確的安裝方向是單向刮油環的刀刃應朝向機身側。
b.觀察刮油環的磨損情況,檢查拉緊彈簧是否還能起到緊固刮油環的作用。如果刮油環磨損嚴重,應更換新的刮油環,拉緊彈簧失效要更換新的彈簧。建議用車床車削一根碳鋼或鑄鐵材質的桿,經磨床磨至與活塞桿直徑相同尺寸,把刮油環安裝在該磨擦桿上(拉緊彈簧固定好刮油環)。磨擦桿上可涂少許潤滑油,讓刮油環沿桿做往復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刮油環上的毛刺消失,以利于刮油環的刀刃與活塞桿緊密貼合,提高刮油環的刮油功能。
c.檢查刮油環和刮油盒之間的間隙值,間隙過小甚至沒有間隙時,可致使刮油環不能在刮油盒內部活動,刮油環的刀刃不能與活塞桿密切貼合,刮油環失去了良好的刮油功能。反之,間隙值過大,由于活塞桿的往復運動,刮油環會隨著活塞桿的運動,左右不停的撞擊刮油盒,故刮油環同樣不能很好的起到刮油作用。正確的刮油環與刮油盒的安裝間隙值應在0.05-0.1mm之間。
d.刮油器部件的結構設計
刮油器部件是防止機身內潤滑油外泄的關卡,其結構的設計合理至關重要。曲軸旋轉運動時會拍打機身油池里的潤滑油,引起潤滑油的飛濺,十字頭在機身十字頭滑道上做往復運動時,也會撞擊潤滑油,引起潤滑油的飛濺。刮油器部件的攔油板如果不能遮擋住絕大部分的飛濺潤滑油,大量的潤滑油是性能再優良的刮油環也刮不凈的。所以,刮油器部件結構設計很重要,必須保證其結構能遮擋住絕大部分飛濺的潤滑油不進入刮油器部件內部,以減輕刮油環的工作負荷。同時,刮油盒的回油口設計也要做到刮油環所刮下的潤滑油全部流回機身油池內。
填料泄漏也是潤滑油耗損的關鍵
許多人都會認為潤滑油的耗損與填料泄漏是風馬不相及的兩個問題,其實不然。筆者從多年的工作經驗及現場實地考察得出結論,填料泄漏是空氣壓縮機潤滑油損耗z*重要z*直接的原因。
我們以全國統一規范設計的5L-40%型及4L-20%空氣壓縮機為例,該兩種壓縮機是空壓機站z*常用的機型,這兩種機型的壓縮機填料部件結構是底部(靠近機身側)為刮油環,上部(氣缸側)為填料密封環的二合一結構。這樣的填料部件既起到刮油作用,防止機身內潤滑油進入氣缸,又起到防止氣缸內氣體外泄密封氣體作用。當刮油器工作狀態不佳,不能把粘附在活塞桿上的潤滑油全部刮掉時,潤滑油就會沿活塞桿與刮油環之間的間隙進入氣缸內,造成潤滑油的耗損。如果填料的密封環工作不佳,當活塞部件向缸蓋方向運動時(即向蓋行程),一級氣缸內就會形成負壓。
這一點在活塞式壓縮機設計時進行熱力計算中,可清楚表明這一數據。機身內的大量油氣被吸入到氣缸內,尤其是當刮油環工作效果也欠佳時,此時油霧及液態潤滑油就會進入氣缸內。試想,壓縮機每分鐘幾百轉的活塞往復運動,將會有多少含油氣體(嚴重時將是液態潤滑油)被吸進氣缸里?其潤滑油流失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這就是為什么壓縮機的機身不存在缺陷造成漏油,而潤滑油會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本文來源:《壓縮機》雜志,作者:周東波 于桂芬)
判斷潤滑油是否因刮油環或填料密封不嚴造成大量流失,z*簡單且直觀的辦法,是打開中間冷卻器的排污閥門,根據從閥門放出的液體顏色確定有無潤滑油的泄漏情況發生。當放出的液體為乳白色時(潤滑油與水混合液就會形成乳白色的溶液,類似肥皂水狀),就說明有較大量的潤滑油進入氣缸里了。此時必須檢查填料部件,更換新的填料密封環、節流環、刮油環了。
在這里順便提及一點,請操作壓縮機的工人師傅們注意,一定要及時排放空氣壓縮機中間冷卻器的油水混合物積液,以防止引起壓縮機液擊事故的發生,造成壓縮機設備的損壞。尤其是夏季陰雨天,由于空氣濕度大,冷凝量較大,更需要每班多次打開排污閥進行排液。當排出物是清水時,說明壓縮機填料部件(刮油環及密封環)工作良好。氣缸注油的有油潤滑壓縮機排污閥放出的油水混合液體如為很清淡的乳白色,也屬于正常的。如果從排污閥放出的液體為乳白色,就說明潤滑油已有較大量進入氣缸內,此時應及時更換刮油環及密封環。否則,不但大量浪費寶貴的潤滑油,而且潤滑油的流失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呼吸器對潤滑油耗損的影響
活塞式壓縮機的機身部件中安裝有曲軸、連桿、十字頭傳動部件,是壓縮機的心臟,機身的下部儲藏潤滑油以及傳動部件流出的潤滑油,起到油箱的作用,相當一個密封的容器。為了機身內的通風換氣,防止潤滑油氣化形成高濃度的可燃性氣體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發生,要求嚴格的工藝性壓縮機通常采用氮氣置換的方法。大多數壓縮機是在機身上安裝一個或幾個呼吸器的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呼吸器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緩解填料部件泄漏造成負壓吸氣,造成損耗潤滑油的平衡作用。
所以,保證呼吸器部件正常工作狀態,對防止潤滑油的耗損能起到保護作用,應引起高度重視。應經常檢查呼吸器部件是否堵塞,如果呼吸器的金屬網被油污塞堵,應拆下呼吸器用清洗劑(如四氯化碳)清洗干凈,吹干后裝回原處。
運動機構潤滑油的流失
各種型號的壓縮機,尤其是壓縮介質為空氣的空氣壓縮機,經常會遇到下面的情況:一臺看上去運轉很正常的壓縮機,機身油池中的潤滑油幾天就必須要補充,潤滑油的損耗量很大。而檢查機身是否有漏油的缺陷存在時,機身又非常完好,沒有潤滑油泄漏的現象。那么大量的潤滑油是如何莫明其妙的消失了?我們就這一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以避免因潤滑流失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
刮油器部件工作效果不佳造成潤滑油的流失
由于刮油器部件結構設計的不合理、安裝錯誤、零件加工的質量欠佳及刮油環長期運轉造成的磨損,都會導致刮油器部件刮油功能的下降,致使機身油池里的潤滑油沿著活塞桿與刮油環之間的間隙進入接筒。無接筒結構的壓縮機,潤滑油將通過填料密封環、節流環直接進入氣缸,造成潤滑油的流失。如果進入接筒或氣缸內的潤滑油量比較大時,則一定是刮油器出現了問題,可用下述的方法來解決:
a.拆檢刮油器部件,查看刮油環的方向是否裝反,使刮油環失去了z*好的刮油功能。正確的安裝方向是單向刮油環的刀刃應朝向機身側。
b.觀察刮油環的磨損情況,檢查拉緊彈簧是否還能起到緊固刮油環的作用。如果刮油環磨損嚴重,應更換新的刮油環,拉緊彈簧失效要更換新的彈簧。建議用車床車削一根碳鋼或鑄鐵材質的桿,經磨床磨至與活塞桿直徑相同尺寸,把刮油環安裝在該磨擦桿上(拉緊彈簧固定好刮油環)。磨擦桿上可涂少許潤滑油,讓刮油環沿桿做往復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刮油環上的毛刺消失,以利于刮油環的刀刃與活塞桿緊密貼合,提高刮油環的刮油功能。
c.檢查刮油環和刮油盒之間的間隙值,間隙過小甚至沒有間隙時,可致使刮油環不能在刮油盒內部活動,刮油環的刀刃不能與活塞桿密切貼合,刮油環失去了良好的刮油功能。反之,間隙值過大,由于活塞桿的往復運動,刮油環會隨著活塞桿的運動,左右不停的撞擊刮油盒,故刮油環同樣不能很好的起到刮油作用。正確的刮油環與刮油盒的安裝間隙值應在0.05-0.1mm之間。
d.刮油器部件的結構設計
刮油器部件是防止機身內潤滑油外泄的關卡,其結構的設計合理至關重要。曲軸旋轉運動時會拍打機身油池里的潤滑油,引起潤滑油的飛濺,十字頭在機身十字頭滑道上做往復運動時,也會撞擊潤滑油,引起潤滑油的飛濺。刮油器部件的攔油板如果不能遮擋住絕大部分的飛濺潤滑油,大量的潤滑油是性能再優良的刮油環也刮不凈的。所以,刮油器部件結構設計很重要,必須保證其結構能遮擋住絕大部分飛濺的潤滑油不進入刮油器部件內部,以減輕刮油環的工作負荷。同時,刮油盒的回油口設計也要做到刮油環所刮下的潤滑油全部流回機身油池內。
填料泄漏也是潤滑油耗損的關鍵
許多人都會認為潤滑油的耗損與填料泄漏是風馬不相及的兩個問題,其實不然。筆者從多年的工作經驗及現場實地考察得出結論,填料泄漏是空氣壓縮機潤滑油損耗z*重要z*直接的原因。
我們以全國統一規范設計的5L-40%型及4L-20%空氣壓縮機為例,該兩種壓縮機是空壓機站z*常用的機型,這兩種機型的壓縮機填料部件結構是底部(靠近機身側)為刮油環,上部(氣缸側)為填料密封環的二合一結構。這樣的填料部件既起到刮油作用,防止機身內潤滑油進入氣缸,又起到防止氣缸內氣體外泄密封氣體作用。當刮油器工作狀態不佳,不能把粘附在活塞桿上的潤滑油全部刮掉時,潤滑油就會沿活塞桿與刮油環之間的間隙進入氣缸內,造成潤滑油的耗損。如果填料的密封環工作不佳,當活塞部件向缸蓋方向運動時(即向蓋行程),一級氣缸內就會形成負壓。
這一點在活塞式壓縮機設計時進行熱力計算中,可清楚表明這一數據。機身內的大量油氣被吸入到氣缸內,尤其是當刮油環工作效果也欠佳時,此時油霧及液態潤滑油就會進入氣缸內。試想,壓縮機每分鐘幾百轉的活塞往復運動,將會有多少含油氣體(嚴重時將是液態潤滑油)被吸進氣缸里?其潤滑油流失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這就是為什么壓縮機的機身不存在缺陷造成漏油,而潤滑油會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本文來源:《壓縮機》雜志,作者:周東波 于桂芬)
判斷潤滑油是否因刮油環或填料密封不嚴造成大量流失,z*簡單且直觀的辦法,是打開中間冷卻器的排污閥門,根據從閥門放出的液體顏色確定有無潤滑油的泄漏情況發生。當放出的液體為乳白色時(潤滑油與水混合液就會形成乳白色的溶液,類似肥皂水狀),就說明有較大量的潤滑油進入氣缸里了。此時必須檢查填料部件,更換新的填料密封環、節流環、刮油環了。
在這里順便提及一點,請操作壓縮機的工人師傅們注意,一定要及時排放空氣壓縮機中間冷卻器的油水混合物積液,以防止引起壓縮機液擊事故的發生,造成壓縮機設備的損壞。尤其是夏季陰雨天,由于空氣濕度大,冷凝量較大,更需要每班多次打開排污閥進行排液。當排出物是清水時,說明壓縮機填料部件(刮油環及密封環)工作良好。氣缸注油的有油潤滑壓縮機排污閥放出的油水混合液體如為很清淡的乳白色,也屬于正常的。如果從排污閥放出的液體為乳白色,就說明潤滑油已有較大量進入氣缸內,此時應及時更換刮油環及密封環。否則,不但大量浪費寶貴的潤滑油,而且潤滑油的流失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呼吸器對潤滑油耗損的影響
活塞式壓縮機的機身部件中安裝有曲軸、連桿、十字頭傳動部件,是壓縮機的心臟,機身的下部儲藏潤滑油以及傳動部件流出的潤滑油,起到油箱的作用,相當一個密封的容器。為了機身內的通風換氣,防止潤滑油氣化形成高濃度的可燃性氣體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發生,要求嚴格的工藝性壓縮機通常采用氮氣置換的方法。大多數壓縮機是在機身上安裝一個或幾個呼吸器的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呼吸器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能夠緩解填料部件泄漏造成負壓吸氣,造成損耗潤滑油的平衡作用。
所以,保證呼吸器部件正常工作狀態,對防止潤滑油的耗損能起到保護作用,應引起高度重視。應經常檢查呼吸器部件是否堵塞,如果呼吸器的金屬網被油污塞堵,應拆下呼吸器用清洗劑(如四氯化碳)清洗干凈,吹干后裝回原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