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2017-2019年,金鉬集團開啟了勵精圖治、大刀闊斧的三年改革發展之路。如今,公司在管控模式、產業布局、資本運作等各個方面煥然一新,企業內生動能大幅提升。成功的背后,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在改革中,勇立潮頭、爭當先鋒,以大局的自覺、長遠的眼光、昂揚的斗志、專業的素養、務實的工作和實實在在的成績,鋪就出支撐公司改革發展的厚重基石。
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在公司三年改革臨近收官之際,多媒體推出“改革先鋒”系列報道,連續發布公司改革發展先進人物事跡,敬請關注!
2017年,自金鉬集團和金鉬股份相繼啟動全面改革后,金鉬汝陽積極響應,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自我變革。李鋼作為金鉬汝陽的總經理,立足發展關鍵節點,以問題為導向,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推動各項改革工作,堅持市場化理念,直面瓶頸問題,定措施,求實效,不斷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改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推進建設進度 創造“汝陽”速度
北溝尾礦庫工程作為2018年重要工程項目和東溝鉬礦采選項目主要配套工程,是公司產能釋放和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在建設期間,為確保進度和質量,李鋼堅持每天來到施工現場,統籌協調征地、移民、拆遷、施工、保障等諸多事宜,堅持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保證工程建設無后顧之憂。在他的強力推動下,工程中的一項項攻堅成就了一個個突破,基礎壩最多堆筑20000 m3/d,輸送洞單向掘進最快10m/d,輸送隧洞襯砌10m/d,整個工程提前了八個月投入試運行,創造了讓人驕傲的“金鉬汝陽速度”,解決了金鉬汝陽未來二十年的尾礦排放后顧之憂。
改進用人機制 提升全員效能
干部是改革發展的關鍵少數,李鋼緊抓科級干部這一層級,通過推行月度工作報告制度、重點事項督查制度、年度績效考評,競聘上崗等實招硬招,先后優化調整干部42人次,其中淘汰解聘8人次,新提拔18人次,金鉬汝陽科級干部的平均年齡已從3年前的44.3歲下降到39.5歲左右。管理人員工作主觀能動性大大增強,梯隊化、專業化、年輕化的團隊基本塑造成型。
通過推行“大工種”和 “崗位三定”優化,組織架構優化、技術措施升級、工作量承包、專業化外包合作,累計減少用工152人,其中新建成投運的北溝尾礦庫,僅通過全公司崗位優化,就直接減少用工52人,綜合效率不斷提升。崗位考核淘汰和再就業培訓雙管齊下,崗位人員的緊迫感明顯增強,達到了“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倒逼效果。另外,他積極探索用工方式轉變,將用工占比45%的派遣用工轉換成業務勞動服務外包,有效化解了用工管理矛盾,合理解決了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難題。
調整分配方式 激發人員活力
隨著改革的深入,薪酬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李鋼開始從理念到方式,對薪酬分配方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理念上,李鋼不斷加強薪酬收入與崗位價值、個人能力和業績結合,分配進一步向績效考核管理轉變,由“發工資”向“掙工資”再向“增收”轉變,使員工切實感受到了薪酬與效益的密切關系。發展紅利的共享,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爭優創先”的積極性,凝聚起持續改革發展的新動能。
在考核方式上,李鋼結合金鉬汝陽釋放產能的需要,著力推行以“創造增量、增量共享”方式為主的績效考核方式,極大調動了全員的生產積極性,產量提升、技經指標突破、項目建設推進等多項工作均出現良好勢頭。2019年,生產指標趨于平穩,更加注重發展質量,以“效益”和“盈利能力”,衡量生產經營質量,采用“毛利潤”考核。通過訂單的數量、質量和及時性,成本的合理性,結合當期市場價格進行核算,較為真實的反映出生產單位的盈利水平。薪酬結算和盈利水平掛鉤,通過經營核算,優化了生產要素匹配,使得金鉬汝陽的市場化改革向前再邁進了一步。
應用市場機制 提高生產效率
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借助市場化手段,填補和增強企業自身能力。遵循這一思路,李鋼在生產環節推行“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的外包理念,加快專業化合作承包。對關鍵核心設備維護、專業技術要求高的崗位與工藝指標關聯性較高的大宗材料備件,分別采用承包或費用化結算方式,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通過采用專業外包,全套半自磨襯板更換時間從之前10天/次下降到5-6天/次。全公司70臺天車、8臺空壓機日常維保由專業廠家承攬,運行可靠性增強,運行費用環比下降22%、25%。作業量費用化結算的推廣應用使得選礦二廠泵類因維檢質量提升,設備故障率下降3.5%;選礦一廠圓錐破碎設備(中細碎)運行維保,供礦粒度≤11mm礦石占比達到92%以上,球磨機臺效提升7%以上,挖潛增效成果顯現;2萬噸旋回破碎機襯板處理能力增加30%,使用周期大幅延長。同時,設置獎勵,鼓勵供應商緊貼生產工藝,采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有針對性的二次技術開發,提高其產品的適用性。當前,2萬噸/日半自磨機襯板可靠性問題基本解決,其綜合運轉率從2016年末的60%,提升至82%,單月最好水平達到94%。
夯實基礎管理 保障生產經營
隨著生產指標的穩定提高和改革的日益深化,李鋼在管理體系和模式上動作頻頻,以此打造企業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在設備管理上,李鋼主導展開點檢管理和檢修標準化,規范維修費用管理及設備例會制度。通過檢修費用按項目納入預算管理,增強生產單位的“經營”意識。推行設備計劃性檢修,設備運行效能更加均衡,事故率明顯降低。構建、認證能源管理體系,將能源管理納入日常管理,健全管理體系,通過認證審核、運行考核,不斷改進能源管理短板,推進管理規范化,積極創建“綠色低耗”集約型企業,單位產品標準能耗1.912噸/噸標煤。通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宣貫,制定工藝過程及產品質量標準,完善質量追溯和仲裁,日常管理考核改進機制,初步建立質量管控體系。另外,跟蹤摸底生產流程中的成本消耗狀況,進行資產、庫存材料清查,扎實構建標準成本管理模型,以標準化預算成本指導經營工作。
來源:金鉬集團
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在公司三年改革臨近收官之際,多媒體推出“改革先鋒”系列報道,連續發布公司改革發展先進人物事跡,敬請關注!
2017年,自金鉬集團和金鉬股份相繼啟動全面改革后,金鉬汝陽積極響應,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自我變革。李鋼作為金鉬汝陽的總經理,立足發展關鍵節點,以問題為導向,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推動各項改革工作,堅持市場化理念,直面瓶頸問題,定措施,求實效,不斷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障礙,改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推進建設進度 創造“汝陽”速度
北溝尾礦庫工程作為2018年重要工程項目和東溝鉬礦采選項目主要配套工程,是公司產能釋放和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
在建設期間,為確保進度和質量,李鋼堅持每天來到施工現場,統籌協調征地、移民、拆遷、施工、保障等諸多事宜,堅持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保證工程建設無后顧之憂。在他的強力推動下,工程中的一項項攻堅成就了一個個突破,基礎壩最多堆筑20000 m3/d,輸送洞單向掘進最快10m/d,輸送隧洞襯砌10m/d,整個工程提前了八個月投入試運行,創造了讓人驕傲的“金鉬汝陽速度”,解決了金鉬汝陽未來二十年的尾礦排放后顧之憂。
改進用人機制 提升全員效能
干部是改革發展的關鍵少數,李鋼緊抓科級干部這一層級,通過推行月度工作報告制度、重點事項督查制度、年度績效考評,競聘上崗等實招硬招,先后優化調整干部42人次,其中淘汰解聘8人次,新提拔18人次,金鉬汝陽科級干部的平均年齡已從3年前的44.3歲下降到39.5歲左右。管理人員工作主觀能動性大大增強,梯隊化、專業化、年輕化的團隊基本塑造成型。
干部是改革發展的關鍵少數,李鋼緊抓科級干部這一層級,通過推行月度工作報告制度、重點事項督查制度、年度績效考評,競聘上崗等實招硬招,先后優化調整干部42人次,其中淘汰解聘8人次,新提拔18人次,金鉬汝陽科級干部的平均年齡已從3年前的44.3歲下降到39.5歲左右。管理人員工作主觀能動性大大增強,梯隊化、專業化、年輕化的團隊基本塑造成型。
通過推行“大工種”和 “崗位三定”優化,組織架構優化、技術措施升級、工作量承包、專業化外包合作,累計減少用工152人,其中新建成投運的北溝尾礦庫,僅通過全公司崗位優化,就直接減少用工52人,綜合效率不斷提升。崗位考核淘汰和再就業培訓雙管齊下,崗位人員的緊迫感明顯增強,達到了“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倒逼效果。另外,他積極探索用工方式轉變,將用工占比45%的派遣用工轉換成業務勞動服務外包,有效化解了用工管理矛盾,合理解決了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難題。
調整分配方式 激發人員活力
隨著改革的深入,薪酬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李鋼開始從理念到方式,對薪酬分配方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理念上,李鋼不斷加強薪酬收入與崗位價值、個人能力和業績結合,分配進一步向績效考核管理轉變,由“發工資”向“掙工資”再向“增收”轉變,使員工切實感受到了薪酬與效益的密切關系。發展紅利的共享,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爭優創先”的積極性,凝聚起持續改革發展的新動能。
在考核方式上,李鋼結合金鉬汝陽釋放產能的需要,著力推行以“創造增量、增量共享”方式為主的績效考核方式,極大調動了全員的生產積極性,產量提升、技經指標突破、項目建設推進等多項工作均出現良好勢頭。2019年,生產指標趨于平穩,更加注重發展質量,以“效益”和“盈利能力”,衡量生產經營質量,采用“毛利潤”考核。通過訂單的數量、質量和及時性,成本的合理性,結合當期市場價格進行核算,較為真實的反映出生產單位的盈利水平。薪酬結算和盈利水平掛鉤,通過經營核算,優化了生產要素匹配,使得金鉬汝陽的市場化改革向前再邁進了一步。
應用市場機制 提高生產效率
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借助市場化手段,填補和增強企業自身能力。遵循這一思路,李鋼在生產環節推行“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的外包理念,加快專業化合作承包。對關鍵核心設備維護、專業技術要求高的崗位與工藝指標關聯性較高的大宗材料備件,分別采用承包或費用化結算方式,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通過采用專業外包,全套半自磨襯板更換時間從之前10天/次下降到5-6天/次。全公司70臺天車、8臺空壓機日常維保由專業廠家承攬,運行可靠性增強,運行費用環比下降22%、25%。作業量費用化結算的推廣應用使得選礦二廠泵類因維檢質量提升,設備故障率下降3.5%;選礦一廠圓錐破碎設備(中細碎)運行維保,供礦粒度≤11mm礦石占比達到92%以上,球磨機臺效提升7%以上,挖潛增效成果顯現;2萬噸旋回破碎機襯板處理能力增加30%,使用周期大幅延長。同時,設置獎勵,鼓勵供應商緊貼生產工藝,采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有針對性的二次技術開發,提高其產品的適用性。當前,2萬噸/日半自磨機襯板可靠性問題基本解決,其綜合運轉率從2016年末的60%,提升至82%,單月最好水平達到94%。
夯實基礎管理 保障生產經營
隨著生產指標的穩定提高和改革的日益深化,李鋼在管理體系和模式上動作頻頻,以此打造企業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在設備管理上,李鋼主導展開點檢管理和檢修標準化,規范維修費用管理及設備例會制度。通過檢修費用按項目納入預算管理,增強生產單位的“經營”意識。推行設備計劃性檢修,設備運行效能更加均衡,事故率明顯降低。構建、認證能源管理體系,將能源管理納入日常管理,健全管理體系,通過認證審核、運行考核,不斷改進能源管理短板,推進管理規范化,積極創建“綠色低耗”集約型企業,單位產品標準能耗1.912噸/噸標煤。通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宣貫,制定工藝過程及產品質量標準,完善質量追溯和仲裁,日常管理考核改進機制,初步建立質量管控體系。另外,跟蹤摸底生產流程中的成本消耗狀況,進行資產、庫存材料清查,扎實構建標準成本管理模型,以標準化預算成本指導經營工作。
來源:金鉬集團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