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天高云淡,長江之畔,昨天下午14:00,蜀南氣礦納溪西壓氣站壓縮機成功進氣。標志著長寧區塊外輸增壓工程按期、準點投運!
納溪西壓氣站揭牌
作為西南油氣田2019年4大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建成投運后,寧納線日輸氣能力將從1200萬立方米提升至1670萬立方米,年增加輸氣量18.5億立方米,有效打破長寧和昭通區塊外輸瓶頸,釋放產能,為公司決勝300億、加快建成國內首個百億產量非常規氣田再添新動能。
該工程于2019年4月13日進場施工,建成納溪西壓氣站1座、改擴建納溪西輸氣站1座,納溪西站-納溪西壓氣站雙向連接DN800連接管線0.28千米,供配電線路28千米,35KV變電站1座,采用2套3.6兆瓦國產電驅離心式壓縮機組。
采用西南油氣田公司首次引進的2臺國產電驅離心式壓縮機組,具有占地小、噪音小、功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據工程師江勝飛介紹:“瞧這密密麻麻的密封儀器儀表,這兩臺壓縮機可以實現一鍵啟停機,自檢功能“強大”,可極大降低人工操作強度。
從4月13日進場以來,從“滿目黃土”到“長江邊的帥小伙”,納溪西壓氣站的“顏值”隨工期飛速成長,本次工程也經歷了三個“攔路虎”,由氣礦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深入現場解決問題,多方協調迎難而上。
場址變更
由于地方規劃變更,納溪西壓氣站需重新選址,受基本農田、水源保護、礦泉水礦權等因素限制,站址調整困難。蜀南氣礦積極與納溪區、瀘州興瀘華潤公司協調,公司處室多次到新場址踏勘,最終確定現今選址。
雨期密集
解決完地利,“天時”也給工程出了不少難題。據項目負責人何江介紹,從4月到現在,一共180天的工期,其中60天都是下雨天。怎么克服?加緊干!與“老天爺”搶時間!
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環保情況下,加大人力機械投入,高峰時期每天投入人力超300人,壓縮機施工中關鍵節點油路外循環僅用時9天,打破了壓縮機廠家在國內油路外循環歷史最短記錄。同時加強安全現場檢查風險識別,嚴格執行升級管理制度,確保現場人員、票證雙升級,風險作業均受控。
電站協調難度大
氣礦成立協調小組,先后與納溪區、國網四川電力公司開展多次工作對接,積極溝通解決外供電問題,順利完成138處交叉,穿越110KV供電線路4處,跨越10KV電線、通信線、220V電線共計134處電線鋪設,僅用1個月時間完成3KV變電站所有設備就位、接線、測試、調試工作并一次通過電力公司及分公司內部驗收,為電驅離心式壓縮機成功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與建設者們并肩戰斗的還有他們......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就只有一個想法,干好本職工作!”
從今年7月到10月,盛夏到深秋,共產黨員、合江采氣作業區納溪西壓氣站站長劉剛菱已經在納溪西壓氣站堅守了3個月,皮膚黝黑,背著個背包,1米8幾的高個子的他,很少和人點頭對視,一直埋頭盯著設備,一遍遍核對流程圖與現場設備。站內未建值班室時,劉剛菱和同事晚上11點回家,早上7點就到壓氣站。值班室建成后,劉剛菱他們時常拿個紙板鋪在地上就當床合衣休息。
“盯緊每道工序,精準操作保證順利投運。”
集團公司技能專家宋英俊為本次工程編制投運方案,白天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晚上趕回家里連夜編制投運方案,第二天一大早拿著方案到現場實地一個點位一個點位的“踩準”。就這樣,他的身影穿梭在作業區、西壓氣站。面對新工藝新設備的首次應用,宋英俊也耐心地用自己經驗所學向大家仔細講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干勁十足迎難而上!”
安全帽上貼有“黨員突擊隊”字樣的黨員們奔波在現場,面對著作業區成立以來“最大場站”的投運工作,合江采氣作業區各黨支部也在本次投運中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精心做準備,全力保投運。國慶七天,維修支部黨員、儀表班龔昌杰和同事主動留下,蹲守在站內調試儀表,為投運做著最后準備。
納溪西壓氣站揭牌
作為西南油氣田2019年4大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建成投運后,寧納線日輸氣能力將從1200萬立方米提升至1670萬立方米,年增加輸氣量18.5億立方米,有效打破長寧和昭通區塊外輸瓶頸,釋放產能,為公司決勝300億、加快建成國內首個百億產量非常規氣田再添新動能。
該工程于2019年4月13日進場施工,建成納溪西壓氣站1座、改擴建納溪西輸氣站1座,納溪西站-納溪西壓氣站雙向連接DN800連接管線0.28千米,供配電線路28千米,35KV變電站1座,采用2套3.6兆瓦國產電驅離心式壓縮機組。
采用西南油氣田公司首次引進的2臺國產電驅離心式壓縮機組,具有占地小、噪音小、功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據工程師江勝飛介紹:“瞧這密密麻麻的密封儀器儀表,這兩臺壓縮機可以實現一鍵啟停機,自檢功能“強大”,可極大降低人工操作強度。
從4月13日進場以來,從“滿目黃土”到“長江邊的帥小伙”,納溪西壓氣站的“顏值”隨工期飛速成長,本次工程也經歷了三個“攔路虎”,由氣礦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深入現場解決問題,多方協調迎難而上。
場址變更
由于地方規劃變更,納溪西壓氣站需重新選址,受基本農田、水源保護、礦泉水礦權等因素限制,站址調整困難。蜀南氣礦積極與納溪區、瀘州興瀘華潤公司協調,公司處室多次到新場址踏勘,最終確定現今選址。
雨期密集
解決完地利,“天時”也給工程出了不少難題。據項目負責人何江介紹,從4月到現在,一共180天的工期,其中60天都是下雨天。怎么克服?加緊干!與“老天爺”搶時間!
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環保情況下,加大人力機械投入,高峰時期每天投入人力超300人,壓縮機施工中關鍵節點油路外循環僅用時9天,打破了壓縮機廠家在國內油路外循環歷史最短記錄。同時加強安全現場檢查風險識別,嚴格執行升級管理制度,確保現場人員、票證雙升級,風險作業均受控。
電站協調難度大
氣礦成立協調小組,先后與納溪區、國網四川電力公司開展多次工作對接,積極溝通解決外供電問題,順利完成138處交叉,穿越110KV供電線路4處,跨越10KV電線、通信線、220V電線共計134處電線鋪設,僅用1個月時間完成3KV變電站所有設備就位、接線、測試、調試工作并一次通過電力公司及分公司內部驗收,為電驅離心式壓縮機成功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與建設者們并肩戰斗的還有他們......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就只有一個想法,干好本職工作!”
從今年7月到10月,盛夏到深秋,共產黨員、合江采氣作業區納溪西壓氣站站長劉剛菱已經在納溪西壓氣站堅守了3個月,皮膚黝黑,背著個背包,1米8幾的高個子的他,很少和人點頭對視,一直埋頭盯著設備,一遍遍核對流程圖與現場設備。站內未建值班室時,劉剛菱和同事晚上11點回家,早上7點就到壓氣站。值班室建成后,劉剛菱他們時常拿個紙板鋪在地上就當床合衣休息。
“盯緊每道工序,精準操作保證順利投運。”
集團公司技能專家宋英俊為本次工程編制投運方案,白天在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晚上趕回家里連夜編制投運方案,第二天一大早拿著方案到現場實地一個點位一個點位的“踩準”。就這樣,他的身影穿梭在作業區、西壓氣站。面對新工藝新設備的首次應用,宋英俊也耐心地用自己經驗所學向大家仔細講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干勁十足迎難而上!”
安全帽上貼有“黨員突擊隊”字樣的黨員們奔波在現場,面對著作業區成立以來“最大場站”的投運工作,合江采氣作業區各黨支部也在本次投運中發揮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精心做準備,全力保投運。國慶七天,維修支部黨員、儀表班龔昌杰和同事主動留下,蹲守在站內調試儀表,為投運做著最后準備。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