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 >資訊>市場動態>正文

    發展服務型制造業 提升核心競爭力

      【壓縮機網】服務型制造是當今世界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是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提升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加快推進服務型制造的發展,既可以有效激發內需潛力、帶動擴大社會就業、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也有利于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創造更多的附加值。為此,《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
     
      發展服務型制造的重要意義
     
      發展服務型制造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q*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機遇期,以信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顛覆了傳統的制造業生產方式,制造模式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并由此催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加速推動制造業價值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在先進的制造業國家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停留的時間很短,而處在流通領域的時間較長,其中產品60%以上的增值業務發生在服務領域。服務型制造成為q*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發展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內在要求。
     
      s*先,我國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已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工業基礎,為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其次,國內消費能力提升導致需求日益多樣化,消費群體不再滿足于企業提供的產品本身,更加注重與物品相伴隨的服務與功能,要求我國制造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再次,我國制造企業面臨的國內外競爭形勢日益嚴峻,人口紅利消失導致我國制造業比較優勢消失,生產制造領域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企業必須更加重視面向客戶的研發設計與服務、銷售服務等價值鏈高端環節,不斷加大服務要素的投入。這是制造業發展到現階段的內在要求。
     
      發展服務型制造業是提升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自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為搶占經濟制高點,掀起再工業化浪潮,重新審視制造業戰略定位,制造業重新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加快推進我國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是增強我國產業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實現制造業自我升級、結構調整,加速我國“制造強國”建設步伐,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必然選擇。
     
      我國服務型制造初顯成效

      一是我國已基本建立政策框架體系。
     
      為有效推動服務型制造快速發展,國務院先后發布實施《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通過深化服務領域體制改革、降低服務業門檻、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通關試點、擴大生產性服務業服務產品出口退稅政策范圍、建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等政策措施,促進服務型制造的發展。地方政府和工業主管部門也在國家政策框架下,根據地區發展實際,形成了當地促進服務型制造的政策體系,有效保證了政策的落地實施。
     
      二是我國服務型制造步入發展軌道。
     
      我們開展企業調研發現,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在服務型制造方面開展了積極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裝備制造、通信設備、信息技術、汽車、智能設備、家用電器等制造領域形成了一批成功的案例。在機械裝備領域,部分工程機械企業在提供基本的產品與售后服務之外,同時提供融資支持、二手機交易、產品租賃、工程信息咨詢與整體施工方案設計、設備的翻新與改造、特約服務、個性服務等業務支持與拓展服務,從單純的產品供應商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程總承包系統解決方案等高端服務領域延伸。在電氣設備領域,部分企業由能源設備生產擴展至合同能源管理等現代服務領域,為數字化電廠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在節能環保領域,部分企業以設備制造為依托,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投融資、運營服務等產業鏈高端領域延伸,成為環保產業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通信設備與信息技術領域,有的企業銷售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營銷模式,業務范圍涵蓋通信設備制造、咨詢服務、客戶體驗管理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等全產業鏈;在智能裝備領域,部分企業推出跨終端的智慧操作系統,提供產品無故障運轉監測、智能化維保服務。
     
      發展服務型制造存在制約因素
     
      總體而言,我國服務型制造依然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多數制造企業基于產品的延伸服務,而基于客戶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業務所占比重較小,服務活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尚不明顯。我國服務型制造發展依然面臨制約因素:
     
      一是制造業企業自主開展服務化的動力不足。
     
      受傳統粗放式工業發展思維模式影響,我國制造業企業還普遍存在重規模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重批量生產輕個性化定制、重制造輕服務的現象,發展服務業務的動力還不足。此外,由于開展服務業務,需要大量的資金與人力支持,短期投入較大,而長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市場風險、技術開發風險、經營風險等,導致生產企業開展服務型制造業務時比較審慎。
     
      二是一些關鍵領域自主研發能力欠缺。
     
      目前,我國不少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嚴重依賴進口,重大技術裝備的系統集成能力不強,95%的高檔機床數控系統仍依賴于進口。沒有核心關鍵技術就缺乏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集成服務的技術支撐,難以提供行業獨占性的產品和服務,直接影響到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變的程度和效果。
     
      三是促進服務型制造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國家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制造業企業發展服務業方面還存在一些政策障礙。比如:制造業企業普遍缺少服務類資質,在拓展服務業務時存在障礙;從事設計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的企業不能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無法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的服務外包存在重復計稅現象;服務業供地量少價高,不利于制造業企業開拓服務化業務;缺少統一的服務型制造統計口徑和標準,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服務型制造的發展。
     
      四是高端復合型人才缺乏。
     
      長期以來,制造業在以產品為核心的模式下,人才的培養方式比較簡單,人才儲備大多圍繞產品本身開展,適應服務型制造的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尚不完善,缺乏復合型高端人才成長環境,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待加強。
     
      實施服務型制造的支持體系
     
      服務型制造需要科技、管理、信息等技術支持體系作為支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先進制造技術。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實質是建立面向顧客需求的生產組織方式,這就需要企業從以產品供應為中心的傳統制造模式向以服務為中心的制造模式轉變。構建支持分散化的顧客資源、制造資源和服務資源協同參與產品服務和生產設計的制造系統,使企業既能夠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的高附加值,又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的高效率。這就要求通過提升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來實現制造和服務的協同性,提升企業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集成制造系統和工作流程控制系統的整體水平,實現智能制造。
     
      二是現代生產管理技術?,F代生產管理技術是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基礎。為了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制造性、可維護性與總體成本,需要建立以準時制造、精益生產為基礎的生產運作系統。同時,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差異化顧客心理對產品服務系統的主觀感受,使得生產過程的質量保證、市場信號的識別和反饋、生產組織的效率和響應性等變得更加復雜,這就要求企業以質量保證、柔性生產、虛擬企業等管理手段為基礎,提升現代生產管理技術水平,從制造環節控制產品服務系統的生產和服務過程,提高客戶滿意度。
     
      三是知識管理技術。產品與服務的交互以及顧客的異質性,導致了在服務型制造模式下存在著從顧客知識到產品和服務技術開發知識的表達、交流與學習問題,基于工藝流程及業務流程的分工和協作需要實現不同模塊的無縫集成,并建立起共同的制造及服務接口規范。因此,企業在服務化轉型過程中必須構建基于產品設計知識、制造過程知識和顧客需求知識的知識管理系統,通過不同流程內部隱性知識的識別、轉化和顯性知識的表達以及相互之間基于開放的知識接口,實現不同業務流程和工藝流程的協作。
     
      四是兩化深度融合。為了在服務型制造中實現企業與客戶互動、產品與服務融合、全程化服務、大規模定制、柔性制造和網絡協同等,必須有更高水平的信息化支持,需要對原有的企業流程進行重組與優化,建立制造服務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內和企業間的信息資源與信息系統進行有效集成,進而建立一個包括產品銷售與服務、采購與協同制造、綜合信息管理、生產作業與控制、產品設計與管理、企業信息門戶等子系統在內的協同制造服務平臺。
     
      服務型制造是加工制造業的轉型發展,是提升企業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q*制造業知名企業已經實現了服務型制造的轉型發展,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公司的服務業收入已經超過了公司總銷售收入的60%以上,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發展服務型制造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強化服務和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推進服務型制造有利于我國制造業的穩增長,有利于經濟效益提高,有利于向產業鏈的高端推進,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更有利于將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有機融合,實現智能制造,占領世界制造業制高點。

    標簽: 空壓機壓縮機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

    今日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在线mmai|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有奶水|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亚洲熟妇av一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