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1月15日-16日,以“領航新開局,共贏新生態”為主題的華為云生態大會2024在華為云貴安數據中心·云上屯成功舉辦。
![20240118444981.jpg 640.jpg](/uploadfile/2024/0118/20240118444981.jpg)
▲大會現場圖
會上,蘑菇物聯自研的明星產品“云智控”憑借服務超160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覆蓋超60個制造行業的成績,斬獲4項年度大獎:“2023華為云商店·年度熱銷商品獎”、“2023華為云優秀軟件伙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優秀解決方案伙伴”、“828 B2B企業節突出貢獻獎”。
![20240118584362.jpg 640 (1).jpg](/uploadfile/2024/0118/20240118584362.jpg)
“數智化轉型”
被按下暫停鍵?
2023年,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陣痛疊加國際地緣政治沖突、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我們并沒有迎來疫情后期待的經濟快速復蘇,反而感到“嚴寒”更寒。
不少企業家喊出“活下去”,一時火熱的數智化轉型,變得可轉可不轉,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
在直面“活下去”的考驗時,大家需要冷靜思考企業競爭的本質是什么?如何“活下去”?在制造業,競爭的本質就是制造能力的競爭。我舉一個例子。
產品良率是衡量制造能力最直接的指標,它指投入相應原材料后,最終制成合格成品的比例。良率直接影響成本。
在電池原材料暴漲的2022年,很多電池廠家“痛不欲生”,然而,寧德時代的電池毛利率依舊保持在行業二三名的兩倍以上。為什么?
因為寧德時代能把一款方形電池的良率做到約93.5%,相比之下,行業制造方形電池的普遍良率在87%-89%之間,這意味著生產同等數量的電池,它的直接材料成本會比競爭對手少4%左右。
在寧德時代的電池工廠里,由產線上的100多臺自動化設備和6800多個數據采集點構成“智能制造系統”能連接所有生產設備,調度生產過程中的人、設備、物料、環境和工藝參數,能更快發現產線問題并采取干預,相比之下,國內另一家頭部電池公司的單條產線有4700多個質量信息點,一個海外電池巨頭則是3900多個。
今天一家工廠想要在國際國內的競爭中“活下去”,就要想方設法提高自身制造能力,以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優質的產品,這不只依靠一系列的流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等因素,更依靠企業的數智化能力。
數智化轉型沒有回頭路可走。只采集一兩臺設備、一兩個車間的數據,數據的價值并不大,但是采集了整個公輔車間的數據,就能實現公輔能源的數智化轉型,實現能源供需平衡,降低工廠的能源成本。
活下去,也要有質量地活下去。我們回不到刀耕火種的時代,也回不到數智化轉型前的世界。數智化轉型沒有暫停鍵。
回歸產品、服務與價值
企業要活下去,作為數智化供應商必須回歸產品、服務與價值,實實在在幫助企業“活下去”。
蘑菇物聯聚焦工廠高能耗的公輔能源車間,這是95%的工廠都會配備的能源基礎設施,負責將一次能源轉換成水、電、氣、冷、熱等二次能源,再輸送至各個生產車間,保障車間生產用能。公輔車間能耗普遍占整廠能耗的40%-60%。
云智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算法,先對能源數據的供需變化進行智能預測,根據能源需求側的變化,實時調度、智控能源供給側的設備運行,最終實現能源供需平衡,平均可實現節能10-35%。
![20240118841734.jpg 640 (2).jpg](/uploadfile/2024/0118/20240118841734.jpg)
▲蘑菇物聯戰略客戶發展部總經理周曉鋒
在海信集團一家年產能達800萬臺平板電視的工廠里,蘑菇物聯聯合華為云為企業部署了云智控系統,實現空壓站和制冷站數智化轉型,改造完成后,站房能耗下降20%,約節省511.4噸二氧化碳,該企業在2023年成為家電行業首家“零碳工廠”。目前,蘑菇物聯云智控已經助力海信集團旗下3家工廠實現數智化節能降碳。
![20240118152458.jpg 640 (3).jpg](/uploadfile/2024/0118/20240118152458.jpg)
華為云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黑土地,蘑菇物聯作為華為云在制造業領域的核心伙伴,聚焦工業的高能耗場景,為企業創造可測量的節能降碳價值,助力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同時,為解決制造企業降本增效意愿強烈與預算有限的矛盾。
蘑菇物聯敏銳觀察到客戶痛點及需求,布局數字化能源托管服務,成立廣東蘑菇中諾數字能源運營有限公司(下稱“蘑菇中諾”)。
蘑菇中諾為企業逐一排查能源生產、輸送及能源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AIoT技術為底座,從站房勘察診斷,輸出解決方案,到投資建站、交付運維、計量付費,確保能源托管服務全流程透明、智能,讓企業“0投入”建成“一級能效站房”。
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趨勢浩浩蕩蕩,蘑菇物聯將與華為云共同為中國制造業按下加“數”鍵,為更多工業企業創造可測量的價值。
【壓縮機網】1月15日-16日,以“領航新開局,共贏新生態”為主題的華為云生態大會2024在華為云貴安數據中心·云上屯成功舉辦。
▲大會現場圖
會上,蘑菇物聯自研的明星產品“云智控”憑借服務超160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覆蓋超60個制造行業的成績,斬獲4項年度大獎:“2023華為云商店·年度熱銷商品獎”、“2023華為云優秀軟件伙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優秀解決方案伙伴”、“828 B2B企業節突出貢獻獎”。
“數智化轉型”
被按下暫停鍵?
2023年,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陣痛疊加國際地緣政治沖突、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我們并沒有迎來疫情后期待的經濟快速復蘇,反而感到“嚴寒”更寒。
不少企業家喊出“活下去”,一時火熱的數智化轉型,變得可轉可不轉,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
在直面“活下去”的考驗時,大家需要冷靜思考企業競爭的本質是什么?如何“活下去”?在制造業,競爭的本質就是制造能力的競爭。我舉一個例子。
產品良率是衡量制造能力最直接的指標,它指投入相應原材料后,最終制成合格成品的比例。良率直接影響成本。
在電池原材料暴漲的2022年,很多電池廠家“痛不欲生”,然而,寧德時代的電池毛利率依舊保持在行業二三名的兩倍以上。為什么?
因為寧德時代能把一款方形電池的良率做到約93.5%,相比之下,行業制造方形電池的普遍良率在87%-89%之間,這意味著生產同等數量的電池,它的直接材料成本會比競爭對手少4%左右。
在寧德時代的電池工廠里,由產線上的100多臺自動化設備和6800多個數據采集點構成“智能制造系統”能連接所有生產設備,調度生產過程中的人、設備、物料、環境和工藝參數,能更快發現產線問題并采取干預,相比之下,國內另一家頭部電池公司的單條產線有4700多個質量信息點,一個海外電池巨頭則是3900多個。
今天一家工廠想要在國際國內的競爭中“活下去”,就要想方設法提高自身制造能力,以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優質的產品,這不只依靠一系列的流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等因素,更依靠企業的數智化能力。
數智化轉型沒有回頭路可走。只采集一兩臺設備、一兩個車間的數據,數據的價值并不大,但是采集了整個公輔車間的數據,就能實現公輔能源的數智化轉型,實現能源供需平衡,降低工廠的能源成本。
活下去,也要有質量地活下去。我們回不到刀耕火種的時代,也回不到數智化轉型前的世界。數智化轉型沒有暫停鍵。
回歸產品、服務與價值
企業要活下去,作為數智化供應商必須回歸產品、服務與價值,實實在在幫助企業“活下去”。
蘑菇物聯聚焦工廠高能耗的公輔能源車間,這是95%的工廠都會配備的能源基礎設施,負責將一次能源轉換成水、電、氣、冷、熱等二次能源,再輸送至各個生產車間,保障車間生產用能。公輔車間能耗普遍占整廠能耗的40%-60%。
云智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算法,先對能源數據的供需變化進行智能預測,根據能源需求側的變化,實時調度、智控能源供給側的設備運行,最終實現能源供需平衡,平均可實現節能10-35%。
▲蘑菇物聯戰略客戶發展部總經理周曉鋒
在海信集團一家年產能達800萬臺平板電視的工廠里,蘑菇物聯聯合華為云為企業部署了云智控系統,實現空壓站和制冷站數智化轉型,改造完成后,站房能耗下降20%,約節省511.4噸二氧化碳,該企業在2023年成為家電行業首家“零碳工廠”。目前,蘑菇物聯云智控已經助力海信集團旗下3家工廠實現數智化節能降碳。
華為云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黑土地,蘑菇物聯作為華為云在制造業領域的核心伙伴,聚焦工業的高能耗場景,為企業創造可測量的節能降碳價值,助力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同時,為解決制造企業降本增效意愿強烈與預算有限的矛盾。
蘑菇物聯敏銳觀察到客戶痛點及需求,布局數字化能源托管服務,成立廣東蘑菇中諾數字能源運營有限公司(下稱“蘑菇中諾”)。
蘑菇中諾為企業逐一排查能源生產、輸送及能源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AIoT技術為底座,從站房勘察診斷,輸出解決方案,到投資建站、交付運維、計量付費,確保能源托管服務全流程透明、智能,讓企業“0投入”建成“一級能效站房”。
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趨勢浩浩蕩蕩,蘑菇物聯將與華為云共同為中國制造業按下加“數”鍵,為更多工業企業創造可測量的價值。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