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12月18日,記者從吉林石化化肥廠獲悉,該廠壓縮機入選100項“‘共和國印記’見證物”,是吉林石化唯一入選的機器設備類文物,在吉林石化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6月,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開展“共和國印記——工業之光耀中華”主題活動,旨在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文化強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部署,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弘揚工業文化和工業精神。
吉林石化化肥廠作為新中國“第一袋化肥”的“誕生地”,壓縮機見證了新中國化學工業發展的歷史,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是彰顯工業精神、傳承工業文化的實物,參加了此次主題活動。吉林石化化肥廠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氮肥生產基地。1954年破土動工,1957年建成開車。建廠初期主要產品是合成氨,其中壓縮機是合成氨裝置的關鍵設備,號稱合成氨裝置的“心臟”,是當時國內合成氨裝置輸出壓力最高、重量最大的壓縮機。
2003年,連續運行46年的壓縮機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歷史舞臺。2004年,工廠在辦公樓前建立了壓縮機展示區,將第一臺運轉的壓縮機永久保留下來,讓它實現華麗轉身,繼續發光發熱,成為“企業精神、員工思想、實踐創新”教育基地。
壓縮機見證了工廠70年的發展歷史,講述著老一輩化肥人艱苦卓絕的奮斗故事,已被列為吉林省重點文物和中國石油首批29個工業文化遺產。
每當有重大活動、新員工入職、員工入黨,工廠都在壓縮機前進行傳統教育。時至今日,共接待中化政研會等領導參觀500余人次,員工接受傳統教育近3000人次。壓縮機成為激勵一代代化肥人為實現“百年化肥夢”、奮力書寫公司第六次創業新華章的強大精神力量。
【壓縮機網】12月18日,記者從吉林石化化肥廠獲悉,該廠壓縮機入選100項“‘共和國印記’見證物”,是吉林石化唯一入選的機器設備類文物,在吉林石化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6月,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開展“共和國印記——工業之光耀中華”主題活動,旨在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文化強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部署,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弘揚工業文化和工業精神。
吉林石化化肥廠作為新中國“第一袋化肥”的“誕生地”,壓縮機見證了新中國化學工業發展的歷史,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是彰顯工業精神、傳承工業文化的實物,參加了此次主題活動。吉林石化化肥廠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氮肥生產基地。1954年破土動工,1957年建成開車。建廠初期主要產品是合成氨,其中壓縮機是合成氨裝置的關鍵設備,號稱合成氨裝置的“心臟”,是當時國內合成氨裝置輸出壓力最高、重量最大的壓縮機。
2003年,連續運行46年的壓縮機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歷史舞臺。2004年,工廠在辦公樓前建立了壓縮機展示區,將第一臺運轉的壓縮機永久保留下來,讓它實現華麗轉身,繼續發光發熱,成為“企業精神、員工思想、實踐創新”教育基地。
壓縮機見證了工廠70年的發展歷史,講述著老一輩化肥人艱苦卓絕的奮斗故事,已被列為吉林省重點文物和中國石油首批29個工業文化遺產。
每當有重大活動、新員工入職、員工入黨,工廠都在壓縮機前進行傳統教育。時至今日,共接待中化政研會等領導參觀500余人次,員工接受傳統教育近3000人次。壓縮機成為激勵一代代化肥人為實現“百年化肥夢”、奮力書寫公司第六次創業新華章的強大精神力量。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