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6月4日,2020西部氫都與陀羅尼大健康發展論壇暨合作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來自天津、陜西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新能源、金融等領域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共話能源清潔利用新趨勢,共商氫能產業發展前景。論壇期間,陜鼓集團與榮程集團、瀚海氫能、中建西北設計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西部氫都。
智慧碰撞 共話氫能新能源發展
氫能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是人類的終極能源之一,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大方向,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唐宇剛在致辭中表示,陜西省政府正在制定氫能發展“十四五”規劃,將走出一條具有陜西特色的氫能產業發展之路。并希望各界企業深度參與陜西氫能建設,推動共同發展。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雷光表示,陜西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天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城市,雙方存在更多合作機會。兩地三家企業聯手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是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優化能源供需結構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榮程集團常務副總裁,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陸才垠認為,氫能開發與利用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大戰略方向,目前已經有多國政府已經出臺氫能發展戰略路線圖,并初步進行商業化應用。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并已具備產業化發展的能力和條件。
西安瀚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奚軍認為,要加強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圍繞產業鏈,以關鍵技術創新為牽引,優化發展環境,形成互融共生、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打造氫能應用示范工程,加快核心技術轉化,將產業持續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規劃布局加氫站網絡體系,推進多站合一布局,形成綜合能源供給站;完善行業標準,建立規范體系,推動優勢技術成為行業、國家標準;持續推進氫能應用新領域研究。他希望通過氫能產業鏈體系建設,推動氫能產能發展,推動能源結構清潔轉型,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羅貞禮教授認為,與會嘉賓的才能代表了氫能領域的高水準,以擔當、向上的“心能”將開辟能源的新發展方向。羅教授指出,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前提,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建設西部氫都是從能源安全角度和人民健康的角度出發,發展氫能是為了大安全和大健康。他建議。一是要充分認識氫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氫能產業的發展要搶抓歷史機遇,加快發展速度;二是利用好現有的技術和資源,加快陜西和西部的氫能源發展。釋放非氫的潛能,把非氫轉化為氫能源,利用好陜西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積極創造“綠氫”;三是站在產業鏈角度,加強天津和陜西的合作,發揮優勢,在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層面進一步深化合作,以更大的視野和更大的情懷,承擔未來氫能產業鏈在“一帶一路”及在全球的布局;四是發展氫能要注重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五是氫能的發展要統籌利用社會系統與資源,要從局部推進發展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氫能社會。
與會的業內專家、企業代表等還暢談了各自對氫能源產業鏈發展,建設綠色低碳的西部氫都,以及大健康產業的真知灼見,碰撞出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智慧火花。
強強聯合 協力共推氫能產業行穩致遠
在熱烈的掌聲中,在陜西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宇剛;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雷光;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局局長趙磊;瀚海氫能董事長奚軍;清華大學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羅貞禮的共同見證下,全國工商聯常委、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陜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共同為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西安分院揭牌。并在與會領導的見證下,陜鼓集團、榮程集團、瀚海氫能、中建西北設計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四方將強強聯合,集聚智慧與資源,共同推動氫能領域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推動國家能源戰略落地和清潔綠色能源應用。
事實上,在2019年10月陜鼓集團、榮程集團、瀚海氫能與韓城市政府就共同發起共建西部氫都的合作意向,通過各自優勢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圍繞新技術、新網絡、新平臺、新生態,并依托韓城市現有的支柱產業優勢和豐富的副氫資源,將打造覆蓋秦晉豫三省、輻射大西北的國家級氫能源開發與供應基地、氫能源應用技術研發基地和國際國內氫能源技術交流與合作中心。
全國工商聯常委、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這樣認為,發展氫能產業的核心在于人才和技術。她說,目前氫能的應用空間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氫能產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顯。同時希望通過與陜鼓集團、瀚海氫能、中建西北設計院強強聯手,創造新價值,為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目前,榮程集團成立了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從政、用、產、學、研系統角度出發,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園區,形成示范基地和氫能技術成果轉換的智慧園區。
“氫能是人類清潔能源終極方向之一,符合陜鼓的戰略方向。”陜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表示。他說,陜鼓擁有50多年的能源基因,著力打造零碳企業,回收并利用的能源是變廢為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能源。陜鼓通過建設全球首個能源互聯島運營中心,實現了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截至5月底,陜鼓集團通過系統方案回收并創新利用的能源總功率累計達19.55GW,相當于三峽工程90%的發電量,每年減少原煤用量43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億噸。在流程工業領域,陜鼓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將余熱余壓充分高效回收利用,在智慧城市領域,陜鼓通過能源互聯技術,從安全、智慧、綠色出發,實現多元綜合能源的一體化與系統化利用。通過戰略聚焦分布式能源,陜鼓獲得顯著的經營成效,企業抗風險能力持續增強。
記者了解到,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陜鼓在助力氫能利用領域歷史悠久,1997年以來,陜鼓先后與國內外多家機構開展多層次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并在“氫還原煉鐵工藝技術”、“化石能源制氫技術”、“有機化學儲氫技術”、“氫能源綜合利用技術追蹤”等多項涉及氫能的技術領域進行探索和研究。截至目前,陜鼓在石油化工領域提供的加氫、脫氫裝置已達147個,并擁有兩個煤制氫工程總包項目,正在推進煤制氫、焦爐煤氣制氫、煤制合成氣等5個與氫有關的產業發展項目。同時,陜鼓正持續聚焦分布式能源新產業,創新“1+7”業務發展模式,夯實設備、工程、服務、運營、金融、供應鏈、智能化系統方案七大“硬核”,助力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陜鼓集團 中國化工報(記者:李軍)
智慧碰撞 共話氫能新能源發展
氫能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是人類的終極能源之一,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大方向,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唐宇剛在致辭中表示,陜西省政府正在制定氫能發展“十四五”規劃,將走出一條具有陜西特色的氫能產業發展之路。并希望各界企業深度參與陜西氫能建設,推動共同發展。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雷光表示,陜西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天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城市,雙方存在更多合作機會。兩地三家企業聯手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是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優化能源供需結構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榮程集團常務副總裁,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陸才垠認為,氫能開發與利用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大戰略方向,目前已經有多國政府已經出臺氫能發展戰略路線圖,并初步進行商業化應用。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并已具備產業化發展的能力和條件。
西安瀚海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奚軍認為,要加強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圍繞產業鏈,以關鍵技術創新為牽引,優化發展環境,形成互融共生、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打造氫能應用示范工程,加快核心技術轉化,將產業持續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規劃布局加氫站網絡體系,推進多站合一布局,形成綜合能源供給站;完善行業標準,建立規范體系,推動優勢技術成為行業、國家標準;持續推進氫能應用新領域研究。他希望通過氫能產業鏈體系建設,推動氫能產能發展,推動能源結構清潔轉型,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羅貞禮教授認為,與會嘉賓的才能代表了氫能領域的高水準,以擔當、向上的“心能”將開辟能源的新發展方向。羅教授指出,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前提,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建設西部氫都是從能源安全角度和人民健康的角度出發,發展氫能是為了大安全和大健康。他建議。一是要充分認識氫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要從國家安全的角度,氫能產業的發展要搶抓歷史機遇,加快發展速度;二是利用好現有的技術和資源,加快陜西和西部的氫能源發展。釋放非氫的潛能,把非氫轉化為氫能源,利用好陜西煤炭、天然氣等資源,積極創造“綠氫”;三是站在產業鏈角度,加強天津和陜西的合作,發揮優勢,在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層面進一步深化合作,以更大的視野和更大的情懷,承擔未來氫能產業鏈在“一帶一路”及在全球的布局;四是發展氫能要注重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五是氫能的發展要統籌利用社會系統與資源,要從局部推進發展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氫能社會。
與會的業內專家、企業代表等還暢談了各自對氫能源產業鏈發展,建設綠色低碳的西部氫都,以及大健康產業的真知灼見,碰撞出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智慧火花。
強強聯合 協力共推氫能產業行穩致遠
在熱烈的掌聲中,在陜西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宇剛;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雷光;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局局長趙磊;瀚海氫能董事長奚軍;清華大學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羅貞禮的共同見證下,全國工商聯常委、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陜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共同為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西安分院揭牌。并在與會領導的見證下,陜鼓集團、榮程集團、瀚海氫能、中建西北設計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四方將強強聯合,集聚智慧與資源,共同推動氫能領域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推動國家能源戰略落地和清潔綠色能源應用。
事實上,在2019年10月陜鼓集團、榮程集團、瀚海氫能與韓城市政府就共同發起共建西部氫都的合作意向,通過各自優勢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圍繞新技術、新網絡、新平臺、新生態,并依托韓城市現有的支柱產業優勢和豐富的副氫資源,將打造覆蓋秦晉豫三省、輻射大西北的國家級氫能源開發與供應基地、氫能源應用技術研發基地和國際國內氫能源技術交流與合作中心。
全國工商聯常委、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這樣認為,發展氫能產業的核心在于人才和技術。她說,目前氫能的應用空間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氫能產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顯。同時希望通過與陜鼓集團、瀚海氫能、中建西北設計院強強聯手,創造新價值,為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目前,榮程集團成立了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從政、用、產、學、研系統角度出發,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園區,形成示范基地和氫能技術成果轉換的智慧園區。
“氫能是人類清潔能源終極方向之一,符合陜鼓的戰略方向。”陜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表示。他說,陜鼓擁有50多年的能源基因,著力打造零碳企業,回收并利用的能源是變廢為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能源。陜鼓通過建設全球首個能源互聯島運營中心,實現了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截至5月底,陜鼓集團通過系統方案回收并創新利用的能源總功率累計達19.55GW,相當于三峽工程90%的發電量,每年減少原煤用量430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億噸。在流程工業領域,陜鼓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將余熱余壓充分高效回收利用,在智慧城市領域,陜鼓通過能源互聯技術,從安全、智慧、綠色出發,實現多元綜合能源的一體化與系統化利用。通過戰略聚焦分布式能源,陜鼓獲得顯著的經營成效,企業抗風險能力持續增強。
記者了解到,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陜鼓在助力氫能利用領域歷史悠久,1997年以來,陜鼓先后與國內外多家機構開展多層次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并在“氫還原煉鐵工藝技術”、“化石能源制氫技術”、“有機化學儲氫技術”、“氫能源綜合利用技術追蹤”等多項涉及氫能的技術領域進行探索和研究。截至目前,陜鼓在石油化工領域提供的加氫、脫氫裝置已達147個,并擁有兩個煤制氫工程總包項目,正在推進煤制氫、焦爐煤氣制氫、煤制合成氣等5個與氫有關的產業發展項目。同時,陜鼓正持續聚焦分布式能源新產業,創新“1+7”業務發展模式,夯實設備、工程、服務、運營、金融、供應鏈、智能化系統方案七大“硬核”,助力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陜鼓集團 中國化工報(記者:李軍)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