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壓縮機網】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發出《國家能源局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這立刻被解讀為國家限制發展、國內煤制氣產業將再次“剎車”。
其實,對于發展歷程并不長的煤制氣來說,如果水資源、關鍵技術、配套管輸設施等外在制約因素不消除,國內發展煤制氣的“神經”就難以放松。
2009年5月,國務院發布《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s*次明確提出開展煤化工示范工作,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新途徑,其中重點抓好的五類項目里面就包括煤制氣。
此后,全國各地掀起對煤制氣項目的投資熱情,大批項目建設規劃也隨之出現。不過,由于擔心各地重復建設導致產能過剩,國家發改委在2010年6月又專門發布《關于規范煤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將煤制氣項目的審批權限收緊到國家層面。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再次明確禁止建設年產20億立方米以下的煤制氣項目。
在此期間,國家核準了包括大唐發電內蒙古赤峰克旗40億立方米/年、遼寧大唐國際阜新40億立方米/年、內蒙古匯能16億立方米/年和新疆慶華55億立方米/年四個煤制氣示范項目。不過,從發改委z*終僅核準了4個煤制氣示范項目來看,在發展初期,國家是嚴格控制煤制氣項目審批的。
進入2012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產業規劃目標,又讓行業看到了加快發展的希望。2012年1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煤制氣產量將達150億~180億立方米,占國產天然氣的8.5%~10.2%。這是煤制氣s*次被寫入天然氣發展規劃。
因此,在上述政策推動下,2013年,國家發改委加快了對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審批速度,總共有十五個項目陸續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總產能超過500億立方米/年,總投資接近4000億元。中電投霍城年產60億立方米項目、中海油山西大同的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內蒙古新蒙能源公司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山東新汶礦業新疆伊犁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等在內的多個煤制氣項目被允許開展前期工作。
然而,此后煤制氣項目的實質性進展并未達到先前預期。截至目前,去年獲得“路條”的十五個示范項目,市場上仍沒有哪個項目獲得核準、開工的消息。
究其原因,水資源、關鍵技術、配套管輸設施、項目經濟性等,均成為國內煤制氣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煤制天然氣項目對環保的要求相當高,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但國內規劃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大都處于水資源相對比較貧乏的西北部地區。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關于煤制氣發展z*有實質內容的可能是《通知》中提到的,將于近期公布的《關于有序推進煤制油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穩步推進煤制天然氣產業化示范的指導意見》。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中國壓縮機網】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發出《國家能源局關于規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通知》,這立刻被解讀為國家限制發展、國內煤制氣產業將再次“剎車”。
其實,對于發展歷程并不長的煤制氣來說,如果水資源、關鍵技術、配套管輸設施等外在制約因素不消除,國內發展煤制氣的“神經”就難以放松。
2009年5月,國務院發布《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s*次明確提出開展煤化工示范工作,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新途徑,其中重點抓好的五類項目里面就包括煤制氣。
此后,全國各地掀起對煤制氣項目的投資熱情,大批項目建設規劃也隨之出現。不過,由于擔心各地重復建設導致產能過剩,國家發改委在2010年6月又專門發布《關于規范煤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將煤制氣項目的審批權限收緊到國家層面。2011年3月,國家發改委再次明確禁止建設年產20億立方米以下的煤制氣項目。
在此期間,國家核準了包括大唐發電內蒙古赤峰克旗40億立方米/年、遼寧大唐國際阜新40億立方米/年、內蒙古匯能16億立方米/年和新疆慶華55億立方米/年四個煤制氣示范項目。不過,從發改委z*終僅核準了4個煤制氣示范項目來看,在發展初期,國家是嚴格控制煤制氣項目審批的。
進入2012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產業規劃目標,又讓行業看到了加快發展的希望。2012年1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煤制氣產量將達150億~180億立方米,占國產天然氣的8.5%~10.2%。這是煤制氣s*次被寫入天然氣發展規劃。
因此,在上述政策推動下,2013年,國家發改委加快了對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審批速度,總共有十五個項目陸續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總產能超過500億立方米/年,總投資接近4000億元。中電投霍城年產60億立方米項目、中海油山西大同的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內蒙古新蒙能源公司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山東新汶礦業新疆伊犁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等在內的多個煤制氣項目被允許開展前期工作。
然而,此后煤制氣項目的實質性進展并未達到先前預期。截至目前,去年獲得“路條”的十五個示范項目,市場上仍沒有哪個項目獲得核準、開工的消息。
究其原因,水資源、關鍵技術、配套管輸設施、項目經濟性等,均成為國內煤制氣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煤制天然氣項目對環保的要求相當高,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但國內規劃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大都處于水資源相對比較貧乏的西北部地區。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關于煤制氣發展z*有實質內容的可能是《通知》中提到的,將于近期公布的《關于有序推進煤制油示范項目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穩步推進煤制天然氣產業化示范的指導意見》。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