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下同)8.29%,基本保持平穩運行。預計2013年該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將保持平穩,回升勢頭將進一步鞏固。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基本保持平穩,但是受產能過剩、財務成本高企、出口不順等因素影響,全行業整體效益呈現下滑。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運行克服下行壓力,逐步企穩回升。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下同)8.29%,其中化工增長12.1%;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85萬億元,增長10.9%。行業經濟運行呈現明顯企穩回升態勢。
(二)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部分產品售價降幅較大。2012年,主要化學品總產量達4.59億噸,同比增長8.0%。大部分產品增長平穩,農化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全年價格走勢看,漲勢呈現趨緩態勢,但緩中趨穩。
(三)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2012年,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學原料制造業產值占化工行業比重分別達到18.2%和16.3%,同比提高1.6和1.1個百分點;全鋼子午胎產量超過7000萬條,子午化率達到87.4%,提高0.3個百分點;離子膜燒堿占燒堿產量比重85.1%,提高4個百分點。2012年,東、中、西部產值分別增長11.7%、11.8%、14.4%,中西部地區增長較快,其中寧夏、廣西和內蒙產值增速分別達到62%、31.1%和20%;中西部地區產值占比繼續上升,達38.4%,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四)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明顯下滑。據石化聯合會統計,2012年,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萬億元,增長23.1%,增速高出全國2.5個百分點,與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980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化工為3848.9億元,同比下降4%。
(五)對外貿易逆差擴大,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據海關統計,2012年全行業實現進出口總額6375.94億美元,增長5.1%,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的16.5%。其中進口總額4640.1億美元,增長6.7%;出口總額1735.9億美元,增長0.8%;累計逆差2904.2億美元,同比擴大10.6%。進口產品中,仍以油氣、化學礦為主,油氣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對于該行業存在的問題,工信部表示,2012年,行業經濟運行雖然實現了平穩增長,但是增速下滑,行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8個百分點,財務費用同比增長40.8%,成本居高不下,經濟效益降幅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外需減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新的投資增長點;過剩行業仍在擴大產能,同質化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等。據專業協會統計,到2012年底,我國尿素產能過剩約1800萬噸;磷肥(折純)產能超過國內需求1000多萬噸;氯堿行業全年裝置利用率約70%,聚氯乙烯裝置利用率約60%;甲醇裝置開工率約50%;電石行業新增產能約400萬噸,遠超過全年淘汰127萬噸產能,裝置利用率約76%。
對于2013年發展形勢,工信部預計,2013年國內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平穩增長,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產品市場需求將有所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將繼續加大,全行業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總體判斷,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將保持平穩,回升勢頭將進一步鞏固,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壓力,下半年“穩中趨好”。
關于2013年重點工作的安排,工信部表示,2013年石化化工行業管理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通過規劃、政策和標準等措施,引導行業創新驅動、調整結構、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化解產能過剩,做好化學品的源頭管理和制度建設,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綠色、低碳和全面可持續發展。(一)加強規劃指導,做好技術改造工作。(二)推動制度建設,強化行業準入管理。(三)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四)加強農化保障,確保化肥農藥供給。(五)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推動化工新材料發展。(六)加強調查研究,提高行業經濟運行質量。
工信部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下同)8.29%,基本保持平穩運行。預計2013年該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將保持平穩,回升勢頭將進一步鞏固。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基本保持平穩,但是受產能過剩、財務成本高企、出口不順等因素影響,全行業整體效益呈現下滑。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運行克服下行壓力,逐步企穩回升。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下同)8.29%,其中化工增長12.1%;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85萬億元,增長10.9%。行業經濟運行呈現明顯企穩回升態勢。
(二)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部分產品售價降幅較大。2012年,主要化學品總產量達4.59億噸,同比增長8.0%。大部分產品增長平穩,農化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從全年價格走勢看,漲勢呈現趨緩態勢,但緩中趨穩。
(三)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2012年,合成材料和有機化學原料制造業產值占化工行業比重分別達到18.2%和16.3%,同比提高1.6和1.1個百分點;全鋼子午胎產量超過7000萬條,子午化率達到87.4%,提高0.3個百分點;離子膜燒堿占燒堿產量比重85.1%,提高4個百分點。2012年,東、中、西部產值分別增長11.7%、11.8%、14.4%,中西部地區增長較快,其中寧夏、廣西和內蒙產值增速分別達到62%、31.1%和20%;中西部地區產值占比繼續上升,達38.4%,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四)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明顯下滑。據石化聯合會統計,2012年,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萬億元,增長23.1%,增速高出全國2.5個百分點,與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980億元,同比下降0.7%,其中化工為3848.9億元,同比下降4%。
(五)對外貿易逆差擴大,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據海關統計,2012年全行業實現進出口總額6375.94億美元,增長5.1%,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的16.5%。其中進口總額4640.1億美元,增長6.7%;出口總額1735.9億美元,增長0.8%;累計逆差2904.2億美元,同比擴大10.6%。進口產品中,仍以油氣、化學礦為主,油氣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對于該行業存在的問題,工信部表示,2012年,行業經濟運行雖然實現了平穩增長,但是增速下滑,行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8個百分點,財務費用同比增長40.8%,成本居高不下,經濟效益降幅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外需減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新的投資增長點;過剩行業仍在擴大產能,同質化產品市場競爭激烈等。據專業協會統計,到2012年底,我國尿素產能過剩約1800萬噸;磷肥(折純)產能超過國內需求1000多萬噸;氯堿行業全年裝置利用率約70%,聚氯乙烯裝置利用率約60%;甲醇裝置開工率約50%;電石行業新增產能約400萬噸,遠超過全年淘汰127萬噸產能,裝置利用率約76%。
對于2013年發展形勢,工信部預計,2013年國內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平穩增長,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產品市場需求將有所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將繼續加大,全行業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總體判斷,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將保持平穩,回升勢頭將進一步鞏固,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壓力,下半年“穩中趨好”。
關于2013年重點工作的安排,工信部表示,2013年石化化工行業管理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通過規劃、政策和標準等措施,引導行業創新驅動、調整結構、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化解產能過剩,做好化學品的源頭管理和制度建設,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綠色、低碳和全面可持續發展。(一)加強規劃指導,做好技術改造工作。(二)推動制度建設,強化行業準入管理。(三)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四)加強農化保障,確保化肥農藥供給。(五)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推動化工新材料發展。(六)加強調查研究,提高行業經濟運行質量。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