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 >資訊>工業經濟>正文

    完善對接 推動制造業升級發展

      【壓縮機網】國務院常務會日前審議通過了《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裝備制造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性、基礎性產業,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基石。標準是裝備制造業質量技術基礎的核心要素,是行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推動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提高產品和服務標準是關鍵”。要堅持標準引領,加快完善國家技術標準體系,不斷提升標準的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要打一場制造業“攻堅戰”,用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會議上,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規劃》產生的背景及主要內容?

      田世宏:堅持標準引領,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是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改善供給、擴大需求,促進產品產業邁向中高端。依據《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要求,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國防科工局等相關部委組織編制了本《規劃》,目的是指導各部門、各地方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時,更有針對性、更有重點地開展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作。

      《規劃》的目標定位主要是從標準化和質量提升的角度來部署和推進《中國制造2025》,考慮制造業跨行業、跨地域、技術性強的特征,根據標準化和質量工作專項規劃的特點,我們以五年為周期,提出兩個階段的目標。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加快接軌,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力爭達到90%以上,重點裝備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系統配套、服務產業跨界融合的裝備制造業標準體系基本健全,裝備制造業標準和質量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幅提升,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向質量強國、制造強國轉變。

      《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提升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的創新能力,強化標準化與科技創新融合,推進軍用標準和民用標準的兼容發展,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提升企業標準化和質量創新能力,充分釋放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活力。二是實施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三大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重點是加強標準試驗驗證和數據積累,提升產品標準的可靠性和壽命指標,解決高端配套標準缺失問題。加快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發揮跨界融合標準體系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完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推進節能減排標準化,推動綠色制造標準實施及效果評估。加強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關鍵技術標準研制。三是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提出標準化和質量提升的要求,從而推動實現標準化突破,提升質量競爭力。四是加快推進裝備制造業標準國際化,開展制造業領域標準比對分析、外文版翻譯、標準互認,推動中國裝備、技術、產品、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規劃》的組織實施主要從法規建設、管理創新、經費投入、人才培養、標準化服務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特別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標準化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能力,要針對企業管理者和工人進行標準化和質量技能培訓,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記者:《規劃》如何對接《中國制造2025》?

      田世宏: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審議《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的時候特別強調,要對接《中國制造2025》?!吨袊圃?025》是引領制造業強國建設的一個行動指南,是實現我們制造強國夢的一個綱領性文件,主要是對整個制造業產業的發展進行總體部署和提出目標任務。要實現或者有效地實施《中國制造2025》所設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就需要從相關一些領域來做好專項工作規劃,相互支撐。

      《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實際上就是緊貼《中國制造2025》相關要求來制定的,是有關裝備制造業在標準化和質量工作方面怎樣進行提升的專項規劃。這個規劃在制定過程中也是按照《中國制造2025》所提出的戰略目標、重大工程、重點任務要求,就標準化和質量工作提出相應的工作思路,還有原則、目標、措施任務等內容。

      一是在發展目標上進行對接?!吨袊圃?025》在發展目標上提出力爭用十年的時間,中國邁入制造強國的行列。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在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的提升上,主要從定性和定量兩個維度,以及以五年作為周期劃分為兩個階段來設定目標,也就是從兩個維度、兩個階段來做目標上的對接。從定性上來看,《規劃》提出,到2020年,工業基礎、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標準體系基本完善,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步伐加快,同時重點裝備質量水平要達到或者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系統配套、服務產業跨界融合的裝備制造業標準體系要基本健全。制造業的協同配套、產業跨界融合要求很高,產業鏈也很長,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比較健全的標準體系,這樣才能夠有力地支撐《中國制造2025》所提出來的目標。再從定量上來看,力爭到2020年,使重點領域國際標準的轉化率從目前的70%多增加到90%,國際標準轉化率要大幅提升,從而提升裝備制造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是在重大工程上進行對接?!吨袊圃?025》里提出了幾個重大工程的設計,我們這個規劃按照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工程提出了具體對接措施。比如說:工業基礎標準和質量提升的對接上,要加快“四基”領域標準的制定,“四基”包括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一些急需的標準要抓緊制定,同時要加強工業基礎標準的研究、試驗、驗證,推進“四基”領域綜合標準化工作。針對智能制造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要創新智能制造的標準化工作機制,加強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建設。要注重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的試點和質量技術的改造。圍繞綠色制造標準化和質量提升方面,完善綠色制造的標準體系,推進節能減排標準化,推動綠色制造標準實施和效果評估。

      三是在工作重點領域上的對接。《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十大領域,《規劃》針對十大領域都做了安排。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規劃》里提出加快完善集成電路標準體系,加強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等關鍵技術標準的研究。在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主要圍繞產業上下游,開展高檔數控機床和關鍵功能部件的標準研制,加快制定機器人標準化規劃。航空航天裝備的領域,要開展航空裝備領域的智能制造標準與國際對接工作,要建成滿足航天國際合作需要的中國航天標準體系。在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要加快一些核心關鍵技術標準制定。針對軌道交通方面,要進一步完善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城市的軌道交通安全設備和安全防范系統標準體系。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要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對應電力裝備領域,加強高溫氣冷堆等第四代核電技術標準體系研究。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領域是新材料領域,要推進新材料領域標準體系規劃,推進軍民之間的標準化協作??傮w來說,這兩個規劃一個是總體規劃,一個是專項規劃,專項規劃跟總體規劃的對接主要從目標對接、重大工程對接,還有重點領域的對接,完成好裝備制造業在標準化和質量提升方面的工作。

      記者:規劃將如何引導企業采用先進標準,推動整個制造業的升級發展?

      田世宏:我們按照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在規劃編制中重點研究和考慮這些方面的問題。具體來說有幾個考慮:

      一是要進一步創新標準化和質量管理的模式。進一步加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的能力建設,做好質量技術基礎的綜合示范和國際互認等工作,為裝備制造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提供技術服務。推行裝備制造企業標準主要技術指標“領跑者”制度試點。鼓勵開展具有群眾性和s*創性的發明創造、革新設計等質量創新活動。同時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為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標準化信息咨詢、試驗驗證、數據挖掘、知識培訓等專業化服務,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標準化技術解決方案,以更好地推動國際上公認的四個方面的質量技術基礎能力提升,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產業的進步提供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

      二是進一步深化標準化改革。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過,強制性標準要嚴格管住,其他方面要讓市場發揮作用。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推進標準化改革上,把過去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三級進行整合精簡,統一整合為強制性國家標準一級。強制性標準嚴格按照國務院去年發布的《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里所確定的強標范圍,主要限定在人身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生命健康安全等等,其他的都放開作為推薦性標準來適應市場需要。同時要注重推薦性標準的制修訂工作,要提速,要加快,要縮短標準制修訂周期。

      三是大力推進企業標準管理制度的改革。s*先,是逐步取消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按照現行的標準化法規定,企業的產品標準需要報政府相關部門備案,這樣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也束縛了企業標準對市場的快速反映,對企業的創新發展有約束,所以我們要逐步把這項備案制度取消。第二,要建立一項有利于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制度,也就是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的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我們取消企業產品備案制度,讓企業根據自我需要公開其在生產制造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有關產品、服務的性能標準,當然企業內控標準不需要公開。這完全是自愿公開,我們這也是按照李克強總理的要求,從“門檻設置”變為“提供服務”。目前這個制度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開始了試點工作,同時13個行業領域也在做試點。第三,支撐它的還有一項工作措施,就是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我們在國家和省兩級搭建了這樣一個信息公開平臺,每一個企業都可以利用這個平臺來公示,自我公開聲明所執行的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這個平臺從2015年1月開始試運行,到今年4月7日,已有25000多家企業進行了標準自我公開聲明,公開的標準量達到8萬多項,平臺訪問量突破1300多萬次。第四,鼓勵各個地方、各個部門開展企業標準化和質量管理的技能培訓和技術服務,為企業提供標準化和質量方面的技術咨詢,同時為他們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標準化技術解決方案,為企業在創新成果轉化、參與市場競爭和招投標工作等方面做好技術支撐。

      從這些制度的實施試點情況來看,過去企業如果按照備案制度去搞一個執行的產品標準,時間較長,平均下來一項企業產品備案大概需要15天左右?,F在在平臺上進行自我聲明公開,20分鐘就可以完成了。而且我們的公共服務平臺一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可以登錄上網公開企業執行的產品和服務標準。這樣既打破了門檻設置,又提供了技術服務,給企業帶來了便利。制度實施以后,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因為消費者可以隨時登錄平臺來了解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以及所執行的標準,充分享受消費的知情權。

      四是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是一個跟國際接軌的標準形式,我們的現行《標準化法》里規定的國家標準體系中,只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新的措施里增加了一類團體標準,主要是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到標準的制定中,以利于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有法人資格、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社會團體,可以根據市場和創新的需要來組織制定團體標準。我們鼓勵制定團體標準,更好地使社會團體的技術力量參與到標準體系建設中,這是對團體標準的鼓勵。同時我們不斷完善團體標準的相關制度措施,特別是社會組織怎么制定團體標準,我們不設行政許可,也不搞審批,而是通過一些引導性措施,鼓勵第三方對團體標準制定行為和技術水平進行評估,政府部門也會對團體標準強化事中事后的監督和評價,逐步出臺一些引導社會組織制定團體標準的良好行為規范,引導和規范好團體標準化工作。

      五是加強人才培養。開展對裝備制造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標準化宣傳和培訓工作,提升其標準化和質量意識水平。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標準化和質量技術工人,培育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探索建立企業和高??蒲袡C構的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加快高層次標準化和質量人才的培養。

      這樣,通過《規劃》中這些在鼓勵創新、強化服務、培養人才等方面的措施,我們相信和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促進企業更多地采用先進標準,適應市場需求,推動整個制造業的升級發展。

    來源:國土部網站

    標簽: 制造業中國制造規劃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

    今日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人妻系列|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波多野结衣一区视频在线|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日亚毛片免费乱码不卡一区 |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