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中國制造2025”已經初步確定了包括五大工程在內的11項計劃,這些細分行業領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的直接落點。
11月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會上表示,工信部將圍繞落實“中國制造2025”制定一個包含33項專項規劃的體系,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同時在網絡基礎設施、信息通信業產業和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著力推動“網絡強國”戰略。
受訪專家告訴媒體,“中國制造2025”已經初步確定了包括五大工程在內的11項計劃,這些細分行業領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的直接落點。
“中國制造2025”設專項規劃體系
苗圩表示,謀劃好“十三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要抓緊做好“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這包括“中國制造2025”中的若干專項規劃和“十三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專項規劃。工信部將加快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實施中國制造2025,做好兩化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
苗圩透露,在“中國制造2025”專項規劃體系中,一共包括34項規劃,除了1個總規劃以外,還包括33個專項規劃。其中,有一些規劃要報國務院z*后審議發布,有一些由工信部聯合其他部委共同發布。
苗圩表示,如工作按照計劃進度展開,明年這些規劃能夠陸續出臺并實施。
工信部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表示,關于“中國制造2025”工信部已經確定好的是11項具體的落實規劃,主要包括五大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業創新建設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的分項規劃和包括新材料、機器人、制造業服務化在內的6個細分行業規劃。
“33項規劃是‘中國制造2025’的一部分政策落腳點,而后者的落實是一個”1+X“的形式,其中‘中國制造2025’是 1 ,X 是多個相應的配套措施,這些措施具體包括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規劃,還有關鍵工程的發展規劃和意見。” 左世全說。
苗圩稱,這些具體的規劃將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重點行業主要是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同時圍繞著“三個重大”(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來提高規劃的權威性和指導性。
左世全表示,作為一個短期規劃,“十三五”規劃是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將基本完成中國的工業化,“十三五”可能就此設置目標,并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愿景來規劃更長遠的發展。
“網絡強國”戰略三大方向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苗圩認為網絡強國戰略至少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通信產業新的發展和網絡信息安全三個方向。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苗圩稱,中國要搭建一個信息的“高速公路”。“只有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搞上去了,才能在設施的基礎上搞通訊發展、互聯網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才有可能。”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姜奇平認為,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目前中國在寬帶建設層面并不落后, “十三五”規劃主要是就開展網絡的提速降費作出了明確規定。
在苗圩看來,“網絡強國”戰略第二方面的內容是要促進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我們要在搭建網絡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發展一些新興產業,比如說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
姜奇平表示,建設“網絡強國”是一個將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起來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新興產業蓬勃而生,層出不窮,這將為中國經濟孕育新的動能,為商業模式的轉變,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機會。
苗圩稱,網絡信息安全是“網絡強國”戰略的第三方面內容,“隨著我們時刻離不開互聯網,網絡安全、網絡攻擊、竊密,甚至個人信息的保護成了建設‘網絡強國’當中的重要問題。”
“(落實‘網絡強國’戰略,)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通信產業新的發展和網絡信息安全這三個方面都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研究新情況,不斷地去解決這些新問題,為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 苗圩說。
【壓縮機網】“中國制造2025”已經初步確定了包括五大工程在內的11項計劃,這些細分行業領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的直接落點。
11月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會上表示,工信部將圍繞落實“中國制造2025”制定一個包含33項專項規劃的體系,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同時在網絡基礎設施、信息通信業產業和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著力推動“網絡強國”戰略。
受訪專家告訴媒體,“中國制造2025”已經初步確定了包括五大工程在內的11項計劃,這些細分行業領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建設“制造強國”的直接落點。
“中國制造2025”設專項規劃體系
苗圩表示,謀劃好“十三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要抓緊做好“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這包括“中國制造2025”中的若干專項規劃和“十三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專項規劃。工信部將加快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實施中國制造2025,做好兩化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
苗圩透露,在“中國制造2025”專項規劃體系中,一共包括34項規劃,除了1個總規劃以外,還包括33個專項規劃。其中,有一些規劃要報國務院z*后審議發布,有一些由工信部聯合其他部委共同發布。
苗圩表示,如工作按照計劃進度展開,明年這些規劃能夠陸續出臺并實施。
工信部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表示,關于“中國制造2025”工信部已經確定好的是11項具體的落實規劃,主要包括五大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業創新建設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的分項規劃和包括新材料、機器人、制造業服務化在內的6個細分行業規劃。
“33項規劃是‘中國制造2025’的一部分政策落腳點,而后者的落實是一個”1+X“的形式,其中‘中國制造2025’是 1 ,X 是多個相應的配套措施,這些措施具體包括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規劃,還有關鍵工程的發展規劃和意見。” 左世全說。
苗圩稱,這些具體的規劃將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重點行業主要是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同時圍繞著“三個重大”(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來提高規劃的權威性和指導性。
左世全表示,作為一個短期規劃,“十三五”規劃是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將基本完成中國的工業化,“十三五”可能就此設置目標,并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愿景來規劃更長遠的發展。
“網絡強國”戰略三大方向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苗圩認為網絡強國戰略至少包括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通信產業新的發展和網絡信息安全三個方向。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苗圩稱,中國要搭建一個信息的“高速公路”。“只有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搞上去了,才能在設施的基礎上搞通訊發展、互聯網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才有可能。”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姜奇平認為,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目前中國在寬帶建設層面并不落后, “十三五”規劃主要是就開展網絡的提速降費作出了明確規定。
在苗圩看來,“網絡強國”戰略第二方面的內容是要促進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我們要在搭建網絡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發展一些新興產業,比如說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
姜奇平表示,建設“網絡強國”是一個將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起來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新興產業蓬勃而生,層出不窮,這將為中國經濟孕育新的動能,為商業模式的轉變,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機會。
苗圩稱,網絡信息安全是“網絡強國”戰略的第三方面內容,“隨著我們時刻離不開互聯網,網絡安全、網絡攻擊、竊密,甚至個人信息的保護成了建設‘網絡強國’當中的重要問題。”
“(落實‘網絡強國’戰略,)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通信產業新的發展和網絡信息安全這三個方面都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研究新情況,不斷地去解決這些新問題,為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 苗圩說。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