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壓縮機網】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的《2014年中期天然氣市場報告》預測,未來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將增加近兩倍。在此背景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將成為補充國內天然氣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徑。今年,我國“天然氣外交”可謂捷報頻傳。5月份,我國與俄羅斯簽署總額達4000多億美元的天然氣進口大單。時隔一月,中海油宣布與英國石油公司(BP)簽署了一份200億美元的長期供應協議。不久,殼牌又與中海油達成了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備受世界矚目。沿海省份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LNG的水路運輸又為省內石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契機。那么,沿海化工大省是如何籌劃LNG項目的布局?這些項目的進展情況如何呢?
【壓縮機網】
廣東:搭建頂層金字塔
廣東省政府在今年制定的《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4~2017年)》中提出,重點抓好工業源治理、推進脫硫、脫硝工作,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等工作,改善全省空氣質量。
![沿海化工大省掀起LNG建設熱潮](/uploadfile/2014/0819/20140819074944650.png)
以深圳為例,從2013年9月開始,全市所有新建供熱鍋爐都要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2015年底前,全市總計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汽車5萬輛以上,建設LNG加氣站達到30座,內河的船舶和港區的拖車也都要完成油改氣的任務。這無疑為LNG提供了廣闊市場。
據深圳燃氣集團測算的數據,到2020年,深圳電廠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90億~1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需求總量的80%以上。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沈毅表示,去年深圳消耗天然氣29億立方米,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15億立方米。
除深圳之外,珠海LNG項目也在2010年10月開工建設。經過3年的建設,該項目分為一、二兩期工程進行。其中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350萬噸/年的處理能力,并與已投產的廣東大鵬LNG項目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供應互補的局面。
廣東珠海金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廣東珠海LNG接收站主要為珠江三角洲西岸的部分電廠和城市工業與民用提供可靠的燃料,s*期設計接卸量為300萬噸/年,全部從國外進口,z*終接卸量為900萬噸/年的珠海高欄港是珠江口外的深水港區,該港在去年10月成功接收了來自卡塔爾拉斯拉凡港的ALGattara(嘉塔娜)號裝載的21.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據悉,這是珠海LNG項目迎來的s*船液化天然氣。
與珠海項目相比,廣東大鵬LNG接收站四號罐工程項目是廣東省的重大項目。該項目于2012年12月正式動工,預計在2015年7月完工,可在-162℃的超低溫環境下儲存1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裁吳正興表示,作為國家s*個進口LNG試點項目的核心環節,該項目自2006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累計向珠三角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輸送天然氣近3780萬噸。
為繼續打造廣東LNG能源發展高地,7月29日,廣東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與國內大型民營能源企業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將在黃茅島投資245億元建設600萬噸LNG接收站及熱能發電廠。經初步測算,預計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將實現銷售收入280億元。預計到2015年,高欄港經濟區的清潔能源產業投資將超過300億元,該經濟區將成為我國南海戰略的重要平臺和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山東:先聲奪人仍口渴
作為化工大省,山東在LNG發展上可謂先聲奪人。
5月28日,“中國LNG萬站計劃”主要發起單位杰瑞集團在2014年濟南燃氣展上宣布,該公司計劃在濟南建立一家分公司,為發展LNG加氣站提供尖端技術支持和設備保障。
而在此之前,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就已經對山東的LNG進行了布局。目前,在山東已建成的LNG加氣站中,昆侖能源占80%的市場份額。
據濟南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永忠介紹,自2011年起,山東省政府以實現建設低碳交通、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在省內推廣LNG“以氣代油”項目。同年8月,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昆侖能源投資(山東)有限公司與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簽署了一份《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山東省陸路、水路交通運輸網絡,在“五縱四橫”的高速公路、“六縱三橫”的國道及海河兩線全面開展LNG加氣站建設,逐漸形成覆蓋全省的LNG加氣站布局體系。
緊隨中石油之后,中石化也對LNG項目建設快馬加鞭。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公司總經理助理丁乙介紹,作為中石化正式實施的第一個液化天然氣項目,中石化山東LNG項目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300萬噸/年,供氣能力40.5億立方米/年,工程計劃在明年9月底前達到s*船接氣條件,2016年達到生產條件;二期建設規模為500萬噸/年,供氣能力67億立方米/年,2016年建成投產;遠期規模1000萬噸/年,供氣能力135億立方米/年,2018年建成投產。該項目一期資源來自埃克森美孚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開發并液化的天然氣,二期及遠期資源來自澳大利亞。目前,中石化已簽訂960萬噸的資源協議。
“隨著油價高企,去年山東LNG消費量猛增,躍居全國前列,全省車用LNG消費量占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預計今年山東對LNG的需求量還會大幅增加,全省LNG產業將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的石油公司正加速在山東市場布局LNG加氣站。”孫永忠表示。
孫永忠透露,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昆侖能源將在山東建設720座加氣站,同時,日液化能力達260萬立方米的泰安天然氣液化項目也計劃在9月前投產,這樣就有了氣源,又有了銷售渠道。泰安項目設計產能為15萬立方米/天(氣態),而目前在建的總產能為260萬立方米/天。
此外,從煙臺市開發區管委會獲悉,中海油位于煙臺市的LNG浮式接收站也在積極推進中,該開發區已經與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公司簽訂了相關協議,計劃在煙臺建設北方z*大的LNG中轉站,項目可滿足煙臺市及周邊地區在“十二五”期間的天然氣需求。目前,該中轉站正在煙臺西港緊鑼密鼓地建設,預計一期工程年底前投產。
浙江:走好項目接收棋
作為資源短缺的沿海大省,浙江95%以上的能源依賴外部調入。浙江省能源局煤炭石油天然氣處處長張福平坦言,浙江對LNG需求和開發力度絲毫不比廣東、山東等省區遜色。
就在7月24日,浙江省發改委與中海油總公司在寧波剛剛召開了一次港口工程竣工驗收審查會,浙江LNG接收站和港口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據了解,作為國家重點能源項目,浙江LNG接收站位于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一期工程由儲罐工程、接收站工程、港口工程、廠前區工程等項目組成。該項目建設規模為年處理300萬噸LNG(合42億立方米天然氣),吞吐量為711萬噸LNG,包括建設一座26.6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單泊位接卸碼頭和三座16萬立方米混凝土全容罐及配套設施。
該項目于2009年開工建設,其中一期建設規模為處理300萬噸/年,相當于2012年浙江省全年的用氣量,填補了浙江省天然氣需求的巨大缺口。自2012年9月成功接卸第一艘LNG船以來,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成功接卸14船LNG,累計卸載量達102萬噸。
“項目一期處理能力為42億立方米/年,若一期LNG全部用于發電,與煤炭發電相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65萬噸,二氧化硫54.7噸,二氧化氮10萬噸,每年能實現20億元的環境效益。”中海浙江寧波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士棟告訴記者。
在寧波項目穩步推進的同時,浙江溫州的LNG接收站項目也獲得了“路條”,這使得浙江的LNG建設又上了一層樓。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投資建設溫州LNG接收站是中石化在進口LNG業務領域重要的一步棋。而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2011年底,中石化就與浙江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一個重要項目便是溫州LNG接收站項目。
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z*新披露的信息顯示,中石化溫州LNG項目主要由碼頭及陸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輸氣管道工程等三部分組成,該接收站位于溫州市洞頭縣小門島東北部,總占地面積約65.1公頃。LNG碼頭泊位設計通過能力為634萬噸/年,可以滿足接卸進口LNG量為300萬噸/年,計劃于2017年建成。
縱觀國內LNG全局,中石油和中海油不僅是先聲奪人,而且占據了有利地盤,中石化也是緊隨其后,布局溫州LNG接收站無疑顯示了其進一步拓展LNG項目的雄心。除此之外,不少民資企業也看中了這塊蛋糕,紛紛利用手中的資源投入到LNG的開發浪潮中。
目前,新奧能源計劃在浙江舟山建設LNG接收站。該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建設的“路條”正在批復中,預計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得到。
據測算,到2020年,浙江省天然氣的需求量將達到277億立方米,隨著浙江LNG項目二期和調峰儲運中心的建成,該項目處理能力將達到210億立方米/年,有望成為全省天然氣供應的主力軍,有效緩解浙江省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
江蘇:打造國產化之z*
與廣東、山東和浙江等省份一樣,江蘇LNG項目建設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7月3日,江蘇LNG接收站收到《國家能源局關于江蘇LNG二期項目核準的批復》,這標志該項目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作為中石油投資建設的我國s*座自主建設、運營難度z*大的接收站,江蘇LNG接收站一期年接收能力350萬噸,儲存能力達到48萬立方米,項目主體工程于2011年6月建成投入運行。截至目前,該接收站已累計接卸LNG船舶81艘,接卸LNG量達760萬噸,累計氣化外輸104億立方米。
據江蘇能源局相關人士介紹,江蘇LNG二期工程將建設一座20萬立方米的全容儲罐、一臺開架式海水氣化器、兩臺燃燒氣化器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其中,20萬立方米全容儲罐是目前國內z*大的LNG儲罐。該項目建成后,江蘇LNG接收站年接卸能力將增加至650萬噸,年氣化能力將提高到1000萬噸,成為國內儲罐罐容z*大、碼頭接卸能力z*大、氣化能力z*大、槽車裝車量z*大的LNG接收站。
“二期接收項目正在規劃中,預計今年年底即將建成。”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成偉表示,作為目前國內國產化程度z*高的LNG項目,江蘇LMG項目從一開始就真正實現了國產化,該項目將更好地滿足長三角地區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環境污染,推動地方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壓縮機網】
廣東:搭建頂層金字塔
廣東省政府在今年制定的《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4~2017年)》中提出,重點抓好工業源治理、推進脫硫、脫硝工作,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等工作,改善全省空氣質量。
![沿海化工大省掀起LNG建設熱潮](/uploadfile/2014/0819/20140819074944650.png)
據深圳燃氣集團測算的數據,到2020年,深圳電廠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90億~1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需求總量的80%以上。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沈毅表示,去年深圳消耗天然氣29億立方米,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15億立方米。
除深圳之外,珠海LNG項目也在2010年10月開工建設。經過3年的建設,該項目分為一、二兩期工程進行。其中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350萬噸/年的處理能力,并與已投產的廣東大鵬LNG項目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供應互補的局面。
廣東珠海金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廣東珠海LNG接收站主要為珠江三角洲西岸的部分電廠和城市工業與民用提供可靠的燃料,s*期設計接卸量為300萬噸/年,全部從國外進口,z*終接卸量為900萬噸/年的珠海高欄港是珠江口外的深水港區,該港在去年10月成功接收了來自卡塔爾拉斯拉凡港的ALGattara(嘉塔娜)號裝載的21.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據悉,這是珠海LNG項目迎來的s*船液化天然氣。
與珠海項目相比,廣東大鵬LNG接收站四號罐工程項目是廣東省的重大項目。該項目于2012年12月正式動工,預計在2015年7月完工,可在-162℃的超低溫環境下儲存1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裁吳正興表示,作為國家s*個進口LNG試點項目的核心環節,該項目自2006年正式投入運營以來,已累計向珠三角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輸送天然氣近3780萬噸。
為繼續打造廣東LNG能源發展高地,7月29日,廣東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與國內大型民營能源企業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將在黃茅島投資245億元建設600萬噸LNG接收站及熱能發電廠。經初步測算,預計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將實現銷售收入280億元。預計到2015年,高欄港經濟區的清潔能源產業投資將超過300億元,該經濟區將成為我國南海戰略的重要平臺和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山東:先聲奪人仍口渴
作為化工大省,山東在LNG發展上可謂先聲奪人。
5月28日,“中國LNG萬站計劃”主要發起單位杰瑞集團在2014年濟南燃氣展上宣布,該公司計劃在濟南建立一家分公司,為發展LNG加氣站提供尖端技術支持和設備保障。
而在此之前,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就已經對山東的LNG進行了布局。目前,在山東已建成的LNG加氣站中,昆侖能源占80%的市場份額。
據濟南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永忠介紹,自2011年起,山東省政府以實現建設低碳交通、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在省內推廣LNG“以氣代油”項目。同年8月,昆侖能源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昆侖能源投資(山東)有限公司與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簽署了一份《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山東省陸路、水路交通運輸網絡,在“五縱四橫”的高速公路、“六縱三橫”的國道及海河兩線全面開展LNG加氣站建設,逐漸形成覆蓋全省的LNG加氣站布局體系。
緊隨中石油之后,中石化也對LNG項目建設快馬加鞭。中國石化青島液化天然氣公司總經理助理丁乙介紹,作為中石化正式實施的第一個液化天然氣項目,中石化山東LNG項目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300萬噸/年,供氣能力40.5億立方米/年,工程計劃在明年9月底前達到s*船接氣條件,2016年達到生產條件;二期建設規模為500萬噸/年,供氣能力67億立方米/年,2016年建成投產;遠期規模1000萬噸/年,供氣能力135億立方米/年,2018年建成投產。該項目一期資源來自埃克森美孚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開發并液化的天然氣,二期及遠期資源來自澳大利亞。目前,中石化已簽訂960萬噸的資源協議。
“隨著油價高企,去年山東LNG消費量猛增,躍居全國前列,全省車用LNG消費量占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預計今年山東對LNG的需求量還會大幅增加,全省LNG產業將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的石油公司正加速在山東市場布局LNG加氣站。”孫永忠表示。
孫永忠透露,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昆侖能源將在山東建設720座加氣站,同時,日液化能力達260萬立方米的泰安天然氣液化項目也計劃在9月前投產,這樣就有了氣源,又有了銷售渠道。泰安項目設計產能為15萬立方米/天(氣態),而目前在建的總產能為260萬立方米/天。
此外,從煙臺市開發區管委會獲悉,中海油位于煙臺市的LNG浮式接收站也在積極推進中,該開發區已經與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公司簽訂了相關協議,計劃在煙臺建設北方z*大的LNG中轉站,項目可滿足煙臺市及周邊地區在“十二五”期間的天然氣需求。目前,該中轉站正在煙臺西港緊鑼密鼓地建設,預計一期工程年底前投產。
浙江:走好項目接收棋
作為資源短缺的沿海大省,浙江95%以上的能源依賴外部調入。浙江省能源局煤炭石油天然氣處處長張福平坦言,浙江對LNG需求和開發力度絲毫不比廣東、山東等省區遜色。
就在7月24日,浙江省發改委與中海油總公司在寧波剛剛召開了一次港口工程竣工驗收審查會,浙江LNG接收站和港口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據了解,作為國家重點能源項目,浙江LNG接收站位于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一期工程由儲罐工程、接收站工程、港口工程、廠前區工程等項目組成。該項目建設規模為年處理300萬噸LNG(合42億立方米天然氣),吞吐量為711萬噸LNG,包括建設一座26.6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單泊位接卸碼頭和三座16萬立方米混凝土全容罐及配套設施。
該項目于2009年開工建設,其中一期建設規模為處理300萬噸/年,相當于2012年浙江省全年的用氣量,填補了浙江省天然氣需求的巨大缺口。自2012年9月成功接卸第一艘LNG船以來,截至目前,該項目已成功接卸14船LNG,累計卸載量達102萬噸。
“項目一期處理能力為42億立方米/年,若一期LNG全部用于發電,與煤炭發電相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65萬噸,二氧化硫54.7噸,二氧化氮10萬噸,每年能實現20億元的環境效益。”中海浙江寧波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士棟告訴記者。
在寧波項目穩步推進的同時,浙江溫州的LNG接收站項目也獲得了“路條”,這使得浙江的LNG建設又上了一層樓。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投資建設溫州LNG接收站是中石化在進口LNG業務領域重要的一步棋。而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2011年底,中石化就與浙江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一個重要項目便是溫州LNG接收站項目。
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z*新披露的信息顯示,中石化溫州LNG項目主要由碼頭及陸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輸氣管道工程等三部分組成,該接收站位于溫州市洞頭縣小門島東北部,總占地面積約65.1公頃。LNG碼頭泊位設計通過能力為634萬噸/年,可以滿足接卸進口LNG量為300萬噸/年,計劃于2017年建成。
縱觀國內LNG全局,中石油和中海油不僅是先聲奪人,而且占據了有利地盤,中石化也是緊隨其后,布局溫州LNG接收站無疑顯示了其進一步拓展LNG項目的雄心。除此之外,不少民資企業也看中了這塊蛋糕,紛紛利用手中的資源投入到LNG的開發浪潮中。
目前,新奧能源計劃在浙江舟山建設LNG接收站。該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建設的“路條”正在批復中,預計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得到。
據測算,到2020年,浙江省天然氣的需求量將達到277億立方米,隨著浙江LNG項目二期和調峰儲運中心的建成,該項目處理能力將達到210億立方米/年,有望成為全省天然氣供應的主力軍,有效緩解浙江省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
江蘇:打造國產化之z*
與廣東、山東和浙江等省份一樣,江蘇LNG項目建設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7月3日,江蘇LNG接收站收到《國家能源局關于江蘇LNG二期項目核準的批復》,這標志該項目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作為中石油投資建設的我國s*座自主建設、運營難度z*大的接收站,江蘇LNG接收站一期年接收能力350萬噸,儲存能力達到48萬立方米,項目主體工程于2011年6月建成投入運行。截至目前,該接收站已累計接卸LNG船舶81艘,接卸LNG量達760萬噸,累計氣化外輸104億立方米。
據江蘇能源局相關人士介紹,江蘇LNG二期工程將建設一座20萬立方米的全容儲罐、一臺開架式海水氣化器、兩臺燃燒氣化器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其中,20萬立方米全容儲罐是目前國內z*大的LNG儲罐。該項目建成后,江蘇LNG接收站年接卸能力將增加至650萬噸,年氣化能力將提高到1000萬噸,成為國內儲罐罐容z*大、碼頭接卸能力z*大、氣化能力z*大、槽車裝車量z*大的LNG接收站。
“二期接收項目正在規劃中,預計今年年底即將建成。”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成偉表示,作為目前國內國產化程度z*高的LNG項目,江蘇LMG項目從一開始就真正實現了國產化,該項目將更好地滿足長三角地區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環境污染,推動地方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