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網】【中國壓縮機網】7月23日,陜西省發改委《關于加快構建全省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已獲省政府通過。
《意見》提出,合理規劃、有序推進陜西省煤制天然氣項目,研究生物能制氣開發,力求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氣源保障問題,力爭2020年以前全省煤制氣產能達到1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300億立方米。同時有序推進“煤改氣”工程。
附: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構建全省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為了落實國家關于建立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總體要求,不斷提升我省天然氣保障供應能力,確保天然氣供需平衡與長期穩定供應,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增強天然氣保供能力。落實好國家關于鼓勵天然氣開發的政策措施,優先做好天然氣生產保障工作,努力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常規天然氣和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加強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合理規劃、有序推進我省煤制天然氣項目,研究生物能制氣開發,力求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氣源保障問題,力爭2020年以前全省煤制氣產能達到1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300億立方米。
二、建立有序用氣機制。按照量入為出、供需平衡、民生優先的原則,加強天然氣需求側管理,進一步規范用氣秩序。結合國家天然氣商品量平衡計劃,制訂下達我省年度供氣計劃和有序用氣方案,加強民生用氣與非民生用氣之間用氣調度,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做好天然氣與其他能源的統籌平衡,確保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居民用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用氣、集中供熱用氣、車用燃氣等民生用氣安全穩定供應。
三、有序推進“煤改氣”工程。落實《陜西省“治污降霾˙保衛藍天”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7年)》有關加快燃煤鍋爐拆改、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的部署要求,根據我省天然氣資源保障情況和各市用氣計劃,科學組織實施年度“煤改氣”工程。加快推動拆改燃煤鍋爐的天然氣替代工作,爭取到2017年關中地區新增“煤改氣”工程用氣10億立方米。
四、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儲氣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積極做好“削峰填谷”引導工作。支持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儲氣調峰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按照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地區用氣高峰期間平均3天以上用氣需求量的要求,推進西安等峰谷差較大城市應急儲氣設施建設。優先支持天然氣銷售企業和所供區域用氣峰谷差超過3∶1、民生用氣占比超過40%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建設儲氣設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天然氣銷售企業和城鎮天然氣經營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于儲氣設施建設。對儲氣設施建設用地優先予以支持,對獨立經營的儲氣設施,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確定儲氣價格。
五、建立監測、預警和監管機制。加快建立天然氣資源供求監測和預測、預警制度,加強天然氣供求信息分析,及時協調處置天然氣供應風險。完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信息系統,全面掌握市場用戶及用氣結構。建立重點城市高峰時段每日天然氣信息統計制度,按要求報送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加強對天然氣銷售企業和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落實合同和保障民生用氣情況的監督管理,做好天然氣合同備案管理,督促各方嚴格履行天然氣購銷合同和供氣、用氣合同。嚴禁在未明確落實氣源情況下,批復包括LNG在內的非民生用氣項目??茖W制訂并嚴格執行天然氣應急預案及“壓非保民”措施,防止因無序推進“煤改氣”等影響民生用氣。
六、穩步推進天然氣領域改革。按照國家部署,有序推進我省油氣勘探開發體制改革,探索推進油氣領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落實好我省天然氣管網和LNG接收、存儲設施向第三方公平接入、公平開放的政策措施,推動大用戶直供氣改革,有效解決燃氣特許經營變為壟斷經營問題。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適時出臺我省天然氣門站價格及下游市場價格調整方案。理順車用天然氣與汽柴油的比價關系,落實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研究推行非居民用戶季節性差價、可中斷氣價等價格政策。
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區)要高度重視天然氣供應工作,進一步加強監管,落實主體責任,統籌做好調度,督促城市燃氣企業抓好調峰設施建設,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天然氣生產銷售企業要按照長供有規劃、增供按計劃、供需簽合同的要求,做好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各級發展改革和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強綜合協調,做好天然氣年度供需平衡,強化日常運行監管,及時研究解決天然氣供需矛盾,完善年度采暖高峰期應急預案。其他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職能分工,抓緊細化相關政策措施,協同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意見》提出,合理規劃、有序推進陜西省煤制天然氣項目,研究生物能制氣開發,力求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氣源保障問題,力爭2020年以前全省煤制氣產能達到1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300億立方米。同時有序推進“煤改氣”工程。
附: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構建全省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
為了落實國家關于建立天然氣穩定供應長效機制總體要求,不斷提升我省天然氣保障供應能力,確保天然氣供需平衡與長期穩定供應,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增強天然氣保供能力。落實好國家關于鼓勵天然氣開發的政策措施,優先做好天然氣生產保障工作,努力增加天然氣供應。加大常規天然氣和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加強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合理規劃、有序推進我省煤制天然氣項目,研究生物能制氣開發,力求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氣源保障問題,力爭2020年以前全省煤制氣產能達到1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300億立方米。
二、建立有序用氣機制。按照量入為出、供需平衡、民生優先的原則,加強天然氣需求側管理,進一步規范用氣秩序。結合國家天然氣商品量平衡計劃,制訂下達我省年度供氣計劃和有序用氣方案,加強民生用氣與非民生用氣之間用氣調度,優化天然氣使用方式,做好天然氣與其他能源的統籌平衡,確保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居民用氣、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用氣、集中供熱用氣、車用燃氣等民生用氣安全穩定供應。
三、有序推進“煤改氣”工程。落實《陜西省“治污降霾˙保衛藍天”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7年)》有關加快燃煤鍋爐拆改、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的部署要求,根據我省天然氣資源保障情況和各市用氣計劃,科學組織實施年度“煤改氣”工程。加快推動拆改燃煤鍋爐的天然氣替代工作,爭取到2017年關中地區新增“煤改氣”工程用氣10億立方米。
四、加快儲氣調峰設施建設。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儲氣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積極做好“削峰填谷”引導工作。支持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儲氣調峰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按照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本地區用氣高峰期間平均3天以上用氣需求量的要求,推進西安等峰谷差較大城市應急儲氣設施建設。優先支持天然氣銷售企業和所供區域用氣峰谷差超過3∶1、民生用氣占比超過40%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建設儲氣設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天然氣銷售企業和城鎮天然氣經營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于儲氣設施建設。對儲氣設施建設用地優先予以支持,對獨立經營的儲氣設施,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確定儲氣價格。
五、建立監測、預警和監管機制。加快建立天然氣資源供求監測和預測、預警制度,加強天然氣供求信息分析,及時協調處置天然氣供應風險。完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信息系統,全面掌握市場用戶及用氣結構。建立重點城市高峰時段每日天然氣信息統計制度,按要求報送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加強對天然氣銷售企業和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落實合同和保障民生用氣情況的監督管理,做好天然氣合同備案管理,督促各方嚴格履行天然氣購銷合同和供氣、用氣合同。嚴禁在未明確落實氣源情況下,批復包括LNG在內的非民生用氣項目??茖W制訂并嚴格執行天然氣應急預案及“壓非保民”措施,防止因無序推進“煤改氣”等影響民生用氣。
六、穩步推進天然氣領域改革。按照國家部署,有序推進我省油氣勘探開發體制改革,探索推進油氣領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落實好我省天然氣管網和LNG接收、存儲設施向第三方公平接入、公平開放的政策措施,推動大用戶直供氣改革,有效解決燃氣特許經營變為壟斷經營問題。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適時出臺我省天然氣門站價格及下游市場價格調整方案。理順車用天然氣與汽柴油的比價關系,落實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研究推行非居民用戶季節性差價、可中斷氣價等價格政策。
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區)要高度重視天然氣供應工作,進一步加強監管,落實主體責任,統籌做好調度,督促城市燃氣企業抓好調峰設施建設,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天然氣生產銷售企業要按照長供有規劃、增供按計劃、供需簽合同的要求,做好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各級發展改革和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強綜合協調,做好天然氣年度供需平衡,強化日常運行監管,及時研究解決天然氣供需矛盾,完善年度采暖高峰期應急預案。其他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職能分工,抓緊細化相關政策措施,協同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歡迎轉載或分享,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國壓縮機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