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西工業s*次出現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而傳統的煤炭產業利潤下降的態勢。2012年山西裝備制造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0.8億元,同比增長25.1%,實現利稅總額83.44億元,同比增長15.14%。而煤炭行業實現利潤697.9億元,同比下降29.7%。
“山西裝備制造業出現喜人的轉型跨越發展態勢”。日前召開的山西機電聯合會辦公會議傳出這樣的信息。
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勢強勁
山西省統計局的統計信息表明,2012年山西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勢強勁,完成銷售1509億元,同比增長23.36%;完成工業增加值429億元,同比增長11.4%,高于全省工業增速20多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工業增長約1.7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產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承載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山西著力培育龍頭企業,重點打造帶動性強的整機成套產品,重型機械、鐵路裝備、煤機、液壓件、紡機等一批傳統優勢產業得以提升,重型汽車、新能源裝備、新型電子裝備、高速列車裝備等一批新興潛力裝備產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0.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311.9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65.8%、86%。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太原市重點扶持的產業。2012年前三季度,太原富士康智能手機等一批新項目投產,裝備制造業持續高速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的增加值占到了整個裝備制造業的61.48%,同比增長186.6%。太原市裝備制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51.93億元,同比增長70.3%,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58.2個百分點。
就銷售收入而言,山西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從2007年的557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509億元。山西省經信委相關人員稱,2012年全省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呈現出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企業生產結構優化,高端領域的行業所占比重較高。在裝備制造業生產結構中,處于高端領域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較快,所占比重較高。二是重點裝備制造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拉動作用明顯。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中,太重煤機去年完成銷售60億元,同比增長12%。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總產值累計均大幅增長。
煤炭工業遭遇“寒流”
山西煤炭工業2012年遭遇了“寒流”。2012年全年煤炭行業價格指數較上年回落5.4個百分點,12月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回落15.2個百分點。煤炭行業實現利潤697.9億元,同比下降29.7%,降幅較前三季度擴大4.7個百分點。由于煤炭行業利潤占全省工業利潤比重較大,煤炭工業利潤同比下降基本決定了全省工業利潤下降走勢。在股票市場上,2月19日山西板塊跌幅超過3%的個股,全部為煤炭股。永泰能源跌停,每股市值下降1.35元,陽泉煤業跌6.72%、潞安環能跌5.42%、山煤國際跌4.85%、蘭花創科跌4.50%。
有證券分析師指出,近日消息對山西煤炭股不利。海關總署z*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我國進口煤炭3055萬噸,同比增加56.3%。此外,1月我國硬煤及褐煤出口量為73萬噸,較去年同期101萬噸減少了28萬噸,同比下降27.1%。1月份是焦炭關稅政策調整后的s*月。海關總署z*新數據顯示,1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4萬噸,同比下降42.86%,環比下降33.3%。煤炭出口量的大幅下降,加劇了市場對煤炭上市企業業績的恐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煤炭價格和出口量短期內很難有所突破。
●短 評
轉型發展的良好勢頭(李曉光)
裝備制造業利潤增,煤炭行業利潤降,這是山西工業多年未出現過的現象。這一現象看上去很突然,但實際上有其必然性,這可能成為山西工業轉型跨越發展的一種正常態勢。態勢中蘊含著煤炭過剩制造有優勢的經濟規律。也是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戰略轉型的過程。
前幾年,山西省就提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實施,現已看到了良好發展勢頭。
一是解放思想,開放門戶,大膽引入外省企業入晉。幾年前太原市放寬政策,臺商富士康入駐太原、晉城等,建立通訊設備制造基地,共投資千億元左右。2012年,山西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銷售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148%,實現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178%。今年1月份僅富士康出口手機就高達2.2億美元。
二是全力扶持山西煤機制造業大發展。山西已制定出“以太原為中心建設世界煤機產業基地”的發展藍圖。太重煤機銷售收入近幾年每年以30%以上增長,同時研制成功并生產2500kW世界z*大采煤機,平陽重工投入世界z*大液壓支架生產。以上兩類大中型采煤機及支架已點到全國30%左右市場份額。山西煤機市場份額點到全國15%到20%。同時,山西還引進三一重工、中國科工集團等在山西建立煤機基地。
三是采取措施扶持山西汽車工業發展。現在山西已有四家汽車投產加快發展。大運生產32噸載重汽車已形成萬輛以上規模,將來可達到10萬輛。陜汽在大同已建成載重汽車。吉利已在晉中投資生產甲醇汽車等,規模為20萬輛。
四是山西煤炭行業加大多種經營力度,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如煤化工煤層氣、鋁鎂合金、發電、煤機制造。2012年山西非煤制造業產值已超過4000多億元,占總量50%以上。2012年,山西的非煤產業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長,非煤產業投資完成2791.2億元,同比增長33%,對全省工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86.8%。煤炭工業投資完成1345.2億元,非煤產業投資遠超煤炭工業投資。
五是山西煤炭向深加工、煤化工等發展,向煤炭的技術要效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時山西已進入大礦時代,有利于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產量。
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戰略思想,立足于“解決一煤獨大”,加大裝備制造及建材等行業的發展力度,現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按照這種戰略思想發展,依靠煤但不依賴煤,一定會形成多元發展格局,再造一個新山西。
2012年,山西工業s*次出現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而傳統的煤炭產業利潤下降的態勢。2012年山西裝備制造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0.8億元,同比增長25.1%,實現利稅總額83.44億元,同比增長15.14%。而煤炭行業實現利潤697.9億元,同比下降29.7%。
“山西裝備制造業出現喜人的轉型跨越發展態勢”。日前召開的山西機電聯合會辦公會議傳出這樣的信息。
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勢強勁
山西省統計局的統計信息表明,2012年山西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勢強勁,完成銷售1509億元,同比增長23.36%;完成工業增加值429億元,同比增長11.4%,高于全省工業增速20多個百分點,拉動全省工業增長約1.7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產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承載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山西著力培育龍頭企業,重點打造帶動性強的整機成套產品,重型機械、鐵路裝備、煤機、液壓件、紡機等一批傳統優勢產業得以提升,重型汽車、新能源裝備、新型電子裝備、高速列車裝備等一批新興潛力裝備產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0.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311.9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65.8%、86%。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太原市重點扶持的產業。2012年前三季度,太原富士康智能手機等一批新項目投產,裝備制造業持續高速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的增加值占到了整個裝備制造業的61.48%,同比增長186.6%。太原市裝備制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51.93億元,同比增長70.3%,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58.2個百分點。
就銷售收入而言,山西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從2007年的557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509億元。山西省經信委相關人員稱,2012年全省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呈現出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企業生產結構優化,高端領域的行業所占比重較高。在裝備制造業生產結構中,處于高端領域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較快,所占比重較高。二是重點裝備制造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拉動作用明顯。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中,太重煤機去年完成銷售60億元,同比增長12%。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總產值累計均大幅增長。
煤炭工業遭遇“寒流”
山西煤炭工業2012年遭遇了“寒流”。2012年全年煤炭行業價格指數較上年回落5.4個百分點,12月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回落15.2個百分點。煤炭行業實現利潤697.9億元,同比下降29.7%,降幅較前三季度擴大4.7個百分點。由于煤炭行業利潤占全省工業利潤比重較大,煤炭工業利潤同比下降基本決定了全省工業利潤下降走勢。在股票市場上,2月19日山西板塊跌幅超過3%的個股,全部為煤炭股。永泰能源跌停,每股市值下降1.35元,陽泉煤業跌6.72%、潞安環能跌5.42%、山煤國際跌4.85%、蘭花創科跌4.50%。
有證券分析師指出,近日消息對山西煤炭股不利。海關總署z*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我國進口煤炭3055萬噸,同比增加56.3%。此外,1月我國硬煤及褐煤出口量為73萬噸,較去年同期101萬噸減少了28萬噸,同比下降27.1%。1月份是焦炭關稅政策調整后的s*月。海關總署z*新數據顯示,1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4萬噸,同比下降42.86%,環比下降33.3%。煤炭出口量的大幅下降,加劇了市場對煤炭上市企業業績的恐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煤炭價格和出口量短期內很難有所突破。
●短 評
轉型發展的良好勢頭(李曉光)
裝備制造業利潤增,煤炭行業利潤降,這是山西工業多年未出現過的現象。這一現象看上去很突然,但實際上有其必然性,這可能成為山西工業轉型跨越發展的一種正常態勢。態勢中蘊含著煤炭過剩制造有優勢的經濟規律。也是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戰略轉型的過程。
前幾年,山西省就提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實施,現已看到了良好發展勢頭。
一是解放思想,開放門戶,大膽引入外省企業入晉。幾年前太原市放寬政策,臺商富士康入駐太原、晉城等,建立通訊設備制造基地,共投資千億元左右。2012年,山西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銷售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148%,實現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178%。今年1月份僅富士康出口手機就高達2.2億美元。
二是全力扶持山西煤機制造業大發展。山西已制定出“以太原為中心建設世界煤機產業基地”的發展藍圖。太重煤機銷售收入近幾年每年以30%以上增長,同時研制成功并生產2500kW世界z*大采煤機,平陽重工投入世界z*大液壓支架生產。以上兩類大中型采煤機及支架已點到全國30%左右市場份額。山西煤機市場份額點到全國15%到20%。同時,山西還引進三一重工、中國科工集團等在山西建立煤機基地。
三是采取措施扶持山西汽車工業發展。現在山西已有四家汽車投產加快發展。大運生產32噸載重汽車已形成萬輛以上規模,將來可達到10萬輛。陜汽在大同已建成載重汽車。吉利已在晉中投資生產甲醇汽車等,規模為20萬輛。
四是山西煤炭行業加大多種經營力度,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如煤化工煤層氣、鋁鎂合金、發電、煤機制造。2012年山西非煤制造業產值已超過4000多億元,占總量50%以上。2012年,山西的非煤產業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長,非煤產業投資完成2791.2億元,同比增長33%,對全省工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86.8%。煤炭工業投資完成1345.2億元,非煤產業投資遠超煤炭工業投資。
五是山西煤炭向深加工、煤化工等發展,向煤炭的技術要效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時山西已進入大礦時代,有利于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產量。
山西“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戰略思想,立足于“解決一煤獨大”,加大裝備制造及建材等行業的發展力度,現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按照這種戰略思想發展,依靠煤但不依賴煤,一定會形成多元發展格局,再造一個新山西。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